[实用新型]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7042.6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2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曾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普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20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杆体 脑成像系统 近红外光 检测帽 气囊层 贴附 底座 可拆卸设置 可伸缩结构 患者头部 壳体内壁 脑电信息 上下滑动 折叠伸缩 检测条 可携带 全覆盖 便携 壳体 内壁 竖直 对称 采集 均衡 | ||
1.一种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由多个底板彼此依次活动铰接而成,每个所述底板由两个子底板通过一转轴活动铰接而成,两个子底板之间的角度为30-180°:
座位,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一对杆体,对称的竖直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杆体为可伸缩结构;
检测帽,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一对杆体上;所述检测帽位于所述座位的正上方;
所述检测帽包括:
壳体,呈帽子状,其为内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内设有向受检者头皮发出近红外光的发射光极;
气囊层,其贴附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气囊层包括充气气囊,以及垂直设在所述充气气囊内的柔性橡胶绳,所述柔性橡胶绳两端分别固定于充气气囊内两侧内壁,所述柔性橡胶绳与充气气囊内壁连接处面积至少是柔性橡胶绳直径的3倍;所述气囊层的充气口与充气泵连接,所述充气泵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中空结构内;
多个长条状的表面布满用于接受从受检者头皮接收脑部组织反射的近红外光的接收光极的检测条,其沿上往下依次贴附于所述气囊层的内壁,所述气囊层上由上往下依次设置多个套环层,多个套环层与多个检测条一一对应;每个套环层包括多个环绕气囊层内壁的多个柔性可变性的套环;每个检测条依次穿过与其对应的套环层上的多个套环,所述检测条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套环层且分别穿出所述气囊层进入壳体的中空结构内形成类圆环状结构,所述检测条伸出所述套环层的两端同时固定于所述壳体中空结构内,且其外部同时活动套设一卡扣,每个卡扣对应一微型气缸,每个所述微型气缸的液压杆与跟其对应的卡扣垂直固定连接,液压杆的伸缩带动卡扣沿着检测条移动,从而实现对检测条的松紧程度进行控制,进而保证检测条与人体头皮实现全方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彼此套设的多个套筒,对于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套筒,位于上方且套设在内的套筒外壁的下端向内凹陷形成以供卡设的卡槽,位于上方且套设在内的套筒的内壁的上端开设通孔,该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表面设有外螺纹的螺杆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可拆卸卡设在所述通孔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错开开设多个孔径3-5mm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层表面包裹一层纤维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表面涂覆一层橡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普天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智普天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7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