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端面组合式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6894.3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8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贾祥际;王成海;郭佳贺;武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大兰天密封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环 外侧壁 双端面组合式 密封效果 传动销 副弹簧 副动环 轴套 密封圈 施加 本实用新型 弹性作用力 复位弹簧 紧密贴合 破坏密封 主摩擦环 副静环 连接头 内侧壁 动环 静环 压板 左端 渗入 泄露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端面组合式密封装置,所述密封圈位于安装环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外侧壁右端设置有连接头,且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外侧壁左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且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轴套固定于所述安装环的内侧壁所述轴套的外侧壁设置有压板,且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对现有的双端面组合式密封装置设置了传动销和副弹簧,利用传动销在主摩擦环失效时向副动环施加作用力,配合副弹簧施加的弹性作用力,及时的使副动环与副静环紧密贴合,确保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防止介质泄露,同时避免了介质渗入动环与静环之间的缝隙中,防止破坏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端面组合式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双端面机械密封原理与单端面机械密封基本相同,都是靠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的作用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
原有的双端面密封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密封装置在第一道密封失效时,第二道密封装置不能及时的进行弹性补偿紧压贴合,容易产生端面缝隙,从而导致介质泄露,并且可能让介质残留在端面缝隙中,难以去除,降低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工作过程中,摩擦环受弹性作用产生摩擦贴合密封面,容易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并且现有的密封装置的冷却效果差,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摩擦环磨损和损坏,缩短了摩擦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端面组合式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的双端面密封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密封装置在第一道密封失效时,第二道密封装置不能及时的进行弹性补偿紧压贴合,容易产生端面缝隙,从而导致介质泄露,并且可能让介质残留在端面缝隙中,难以去除,降低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工作过程中,摩擦环受弹性作用产生摩擦贴合密封面,容易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并且现有的密封装置的冷却效果差,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摩擦环磨损和损坏,缩短了摩擦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端面组合式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轴套和主动环,所述密封圈位于安装环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外侧壁右端设置有连接头,且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外侧壁左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且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轴套固定于所述安装环的内侧壁,所述轴套的外侧壁设置有压板,且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上内侧壁设置有密封液排出管,且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液排出管的下端设置有副摩擦环,且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副摩擦环的左侧副弹簧,且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副弹簧的左侧设置有主摩擦环,且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主摩擦环的左侧设置有主弹簧,且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下内侧壁设置有冲洗管,且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冲洗管的左侧设置有密封液进液管,且与所述冲洗管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环固定于所述主摩擦环的内侧壁,且与所述主摩擦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环的右端设置有主静环,且与所述主摩擦环固定连接,所述主摩擦环的右侧设置有容腔,且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容腔的内侧壁设置有传动销,且贯穿于所述容腔与所述主摩擦环和所述副摩擦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销的右端设置有副动环,且与所述副摩擦环固定连接,所述副动环的右端设置有副静环,且与所述副摩擦环固定连接,所述轴套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收容冷却槽,且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销的内侧壁底端靠近所述冷却槽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渗液孔。
优选的,所述主摩擦环与副弹簧通过传动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环与轴套通过主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渗液孔共设置有十个,且十个渗液孔分别对应安装在容腔的内侧壁底端。
优选的,所述密封液进液管与压板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大兰天密封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化大兰天密封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6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式机械密封
- 下一篇:一种精密微型比例阀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