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电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6672.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倪神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云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B64D27/02;B64D4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机 燃油发动机 控制器 旋翼 本实用新型 电气系统 发电系统 供电模块 垂直 固定翼 巡航 工作模式转换 油门控制信号 控制器连接 驱动 发动机 发送 供电 飞行 监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电气系统,包括有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燃油发动机、驱动电机和供电模块,燃油发动机与固定翼连接驱动固定翼旋转实现无人机巡航,驱动电机与多旋翼连接驱动多旋翼旋转实现无人机起降,发动机包括有启动发电系统,驱动电机、启动发电系统、控制器均与供电模块连接实现供电。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发送油门控制信号给燃油发动机、驱动电机,对燃油发动机、驱动电机进行自动控制,实现无人机的垂直起降和巡航监控,且两种工作模式转换快速准确,无需进行旋翼转向,保证了飞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起降无人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电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翼飞行器和旋翼飞行器,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由于采用了固定翼+多旋翼的复合结构形式,可不需要跑道和起降空域,能在山区、丘陵、丛林等复杂地形和建筑物密集的区域顺利作业,且避免了多旋翼飞行器飞行速度慢、飞行航程和航时短的问题。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73872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倾转固定翼的多旋翼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其具体公开在飞行器的机身上设置多个对称的旋翼和固定翼,且旋翼对称设置在机身的前后端,并且通过调节旋翼的转速和浆距增加飞行器的升力,使飞行器实现直升机飞行模式。专利申请号为201510450011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旋翼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其工作原理是:当飞行器起飞之后,后旋翼从下向后倾转,倾转角度最大可为90°,当倾转角度达到90°时,同时可以关闭前旋翼节省动力,飞行器进入固定翼飞行模式,后旋翼可以向左或者向右倾转最大角度为45°,实现飞行器转弯。通过上述两项公开专利可以看出,现有的固定翼飞行器垂直起飞时,都是通过控制旋翼的转角来对飞行方向的调整,这样在飞行器在转向时,需要通过控制旋翼转向来实现,从而造成了飞行器自身的结构稳固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电气系统,通过对燃油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控制,实现垂降模式和巡航模式的工作和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电气系统,所述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有机身、设置于机身上的固定翼和多旋翼,所述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电气系统包括有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燃油发动机、驱动电机和供电模块,所述的燃油发动机与固定翼连接驱动固定翼旋转实现无人机巡航,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多旋翼连接驱动多旋翼旋转实现无人机起降,所述的发动机包括有启动发电系统,所述的驱动电机、启动发电系统、控制器均与供电模块连接实现供电。
所述的控制器上连接有链路通讯系统和负载系统,所述的负载系统与供电模块连接实现供电,所述的链路通讯系统与地面通讯系统通讯连接,地面负载监控系统、地面飞行控制系统均与地面通讯系统连接。
所述的供电模块选用锂电池供电模块。
所述的垂直起降无人机电气系统还包括有发电机,供电模块与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的发电机的动力输入端与燃油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发送油门控制信号给燃油发动机、驱动电机,对燃油发动机、驱动电机进行自动控制,实现无人机的垂直起降和巡航监控,且两种工作模式转换快速准确,无需进行旋翼转向,保证了飞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其中,“——”表示信号连接,“- -”表示电源连接,“- •-”表示动力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云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云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6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