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电极压电陶瓷蜂鸣片检测工装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6291.3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萍;李帮菊;周勇;赖炜;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红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压电陶瓷蜂鸣片 检测 改进结构 测试杆 铜套 本实用新型 检测装置 测试针 三电极 夹持稳固性 工件位置 工作效率 重新调整 误判 电连接 检测杆 锯齿状 同轴度 齿头 夹紧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电极压电陶瓷蜂鸣片检测工装改进结构,属于压电陶瓷蜂鸣片检测工装;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准确性好、夹紧可靠的压电陶瓷蜂鸣片检测工装。它包括检测装置、与该检测装置电连接的固定测试杆及活动测试杆;活动测试杆(6)的测试针(7)上安装有与之接触的铜套(8),该铜套的端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呈锯齿状的测试齿头,铜套(8)的长度大于测试针(7)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不仅彻底消除了传统工装检测误判、错判的缺陷,而且也避免了重新调整工件位置所带来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降低了两检测杆的同轴度要求、提高了夹持稳固性。是一种压电陶瓷蜂鸣片检测工装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电陶瓷蜂鸣片检测工装,尤其涉及一种三电极压电陶瓷蜂鸣片检测工装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压电陶瓷蜂鸣片检测工装通常由与检测装置电连接的固定测试杆以及活动测试杆构成。检测时只需用两测试杆将压电陶瓷蜂鸣片顶紧、通电即可;十分方便快捷。
但三电极压电陶瓷蜂鸣片由主电极、反馈电极、金属片电极构成,若采用上述传统测试工装对其进行检测,则可能出现误判、错判。因为当活动测试针与反馈电极、或反馈电极与主电极的分隔线接触时,则会出现蜂鸣片发音小或不发声的情况,不能准确判断问题。为此,通常需要重新调整蜂鸣片的位置,使测试针与主电极面接触;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由于传统检测工装采用了两支测试针的顶紧工件(蜂鸣片),因此对两测试针的同轴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当活动测试杆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磨损松动时,必须经常更换活动测试杆,否者难以将工件顶紧固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准确性好、夹紧可靠的三电极压电陶瓷蜂鸣片检测工装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检测装置、与该检测装置电连接的固定测试杆及活动测试杆;活动测试杆的测试针上安装有与之接触的铜套,该铜套的端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呈锯齿状的测试齿头,铜套的长度大于测试针的长度。
铜套的两端面均分布有多个测试齿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测试杆的测试针上安装了铜套、并在铜套的端面开设了多个测试齿头;因此能够保证至少有一个测试齿头与主电极保持接触,不仅彻底消除了传统工装检测误判、错判的缺陷,而且也避免了重新调整工件(蜂鸣片)位置所带来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采用了上述改进结构,还可以增大活动检测杆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一点接触改为多点接触),不仅可降低两检测杆的同轴度要求,而且也提高了夹持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三电极压电陶瓷蜂鸣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金属片电极1、主电极2、固定试杆3、检测装置4、反馈电极5、动测试杆6、测试针7、铜套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三电极压电陶瓷蜂鸣片由固定在金属片电极1上的压电陶瓷片、覆盖在该压电陶瓷片上的主电极2和反馈电极5构成。检测时,需要在金属片电极1、主电极2上施加电压。
如图2所示:固定测试杆3以及带有弹簧(图中未标示出)的活动测试杆6分别与检测装置4电连接,活动测试杆6的测试针7上以紧配合的方式套装有铜套8,该铜套的端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呈锯齿状的测试齿头,铜套8的长度大于测试针7的长度。
为了使用方便,以及延长铜套8的使用寿命,铜套8的两端面均分布有多个呈锯齿状的测试齿头。
从图1、2可以看出,由于铜套8的面积远远大于测试针7的针尖面积,因此能够保证至少有一个所述测试齿头始终与主电极2保持接触;彻底克服了传统结构的测试针7与反馈电极5接触,或者与反馈电极5、主电极2分隔线接触时而导致不能发出声音,消除了错判、误判的缺陷。另外,由于增加了铜套8,增大了活动测试杆6与被银面的接触面积;因此夹持工件更加方便,降低了两根测试杆的同轴度要求、提高了夹持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红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振华红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6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0kV避雷器试验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电路联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