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5571.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3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志合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6 | 代理人: | 黄浩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本体 外壁 中空连接头 密封螺母 电线 本实用新型 密封机构 连接座 套接 密封 密封圈 密封效果好 电线接头 接触位置 连接电线 制造成本 安装孔 散热 上套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密封机构,包括第一电线本体和第二电线本体,所述第一电线本体和第二电线本体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密封螺母,所述密封螺母分别与第一电线本体和第二电线本体接触位置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螺母的外壁上分别套接有第一中空连接头和第二中空连接头,所述第一中空连接头和第二中空连接头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均焊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使得电线接触更加的严密可靠,从而对电线接头的密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对电线密封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便于连接电线的散热和正常使用,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制造成本低,密封效果好,能够达到人们想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线防水接头的电连接主要采用插针式的方式,在生产防水接头时,先将所用电线分别与插管、插针焊接,前后将其注塑成型,由于无法确定日后实际使用的电线长度。因此,此种形式的防水接头的电线长度均只是一米以内,在实际使用线长超过一米的时候会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防水接头的电连接也有采用压板式的,虽然解决了电线长度可以按照实际使用灵活决定的问题,但防水接头两端的防水结构尚存在不足之处,因为其防水结构是接头螺纹外端沿360度设置针状细条,内装有一中空密封件,穿过电线后通过一个中空帽型螺母旋接于接头螺纹,利用帽型螺母对针状细条的压迫,再通过针状细条压迫密封件来完成密封件对于电线的防水,在使用中一旦盖型螺母的扭力不够、中空密封圈硬度过硬或电线直径少于设定范围,这样的防水结构形式就会出现漏水的可能,安全性不高所以应该设计一种新型的电线密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线密封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线密封机构,包括第一电线本体和第二电线本体,所述第一电线本体和第二电线本体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密封螺母,所述密封螺母分别与第一电线本体和第二电线本体接触位置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螺母的外壁上分别套接有第一中空连接头和第二中空连接头,所述第一中空连接头和第二中空连接头相对一侧的外壁上均焊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外壁上均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上插接有连接螺栓,所述第一电线本体和第二电线本体分别靠近第一中空连接头和第二中空连接头的外壁上套接有固定套筒,所述连接座底部的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漏报警器,所述第一电线本体和第二电线本体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定位套环,两个所述定位套环的外壁上分别焊接有螺纹圈和螺纹柱,所述第一电线本体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套筒。
优选的,所述螺纹圈和螺纹柱接触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橡胶圈,且橡胶圈的四周外壁均与螺纹圈的四周内壁相接触,橡胶圈的四周内壁均与螺纹柱的四周外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线本体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插接在连接套筒的内壁上,连接套筒的内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卡接槽,连接柱的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卡接板,卡接板与卡接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中空连接头和第二中空连接头底部一侧的外壁上均焊接有固定台,且固定台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吊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中空连接头和第二中空连接头的外壁上均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鳍,且散热鳍的数量为八到十二个,散热鳍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中空连接头和第二中空连接头的外壁上套接有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顶部外壁的中间位置开有透气窗,透气窗的内壁上焊接有防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密封螺母和密封圈,使得第一中空连接头和第二中空连接头与第一电线本体和第二电线本体之间的接触更加的严密可靠,从而对电线接头的密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防护外壳的设置,不仅对电线密封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便于连接电线的散热和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志合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志合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5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缆分支箱
- 下一篇:500kV及以下海底电缆加强铅封型修理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