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既有线快速复测测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2082.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0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熊国华;冯光东;曹成度;刘志友;谭斌;黄礼辉;夏艳军;罗小军;彭绍铁;徐雪花;彭仁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00 | 分类号: | E01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2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单元 主体单元 测量车 车体 本实用新型 测量单元 复测 结构稳定性 可拆卸结构 可拆卸连接 功能基础 轨道检测 间隔设置 列车轨道 贴合定位 携带方便 支撑主体 电连接 可行走 贴合 装配 测量 重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提供一种既有线快速复测测量车,包括车体,于车体上安设有测量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测量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车体包括主体单元以及均可行走于列车轨道上的两个行走单元,两个行走单元分别为左行走单元与右行走单元,两个行走单元相对间隔设置且共同支撑主体单元,两个行走单元与主体单元可拆卸连接,主体单元具有至少部分结构贴合于两个行走单元上,主体单元与两个行走单元组成H型,且控制单元位于主体单元上。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车中,在满足主要的测量功能基础上,车体的三部分形成H型,使得测量车的重心刚好落在主体单元上,结构稳定性比较高,且由于可拆卸结构,携带方便,而安装时采用贴合定位,装配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既有线快速复测测量车。
背景技术
2008年8月,时速达350km的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已经跻身世界高速铁路发达行列,实现了铁路运输设备现代化、控制与管理科学化、检测与故障诊断智能化等安全保障技术的重大突破。高速铁路轨道安全检测技术成为实现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
我国对轨道几何状态的测量研究,最初是为解决普通铁路的轨道形位病害,采用的是相对测量方式的轨检仪,测量效率虽高,却不易解决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问题,其测量精度不能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的要求。因此京津、武广、郑西等最初建设的高速铁路,主要依靠进口设备,采用绝对测量模式进行轨道儿何状态的测量。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实施,国内开始生产轨道几何状态检测小车并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应用。
现有的轨道检测小车虽然可以实现对轨道各种参数的测量,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现有的轨道检测小车主要釆用多块较厚的侧板及底板焊接而成,致使其重量过大而造成携带不方便,另外现有的T型轨道检测小车车架结构由于其纵梁与横梁采用分体式构造,在装配过程中会引入装配误差,致使检测数据的系统误差,不利于提高其测量精度。最后,现在的轨道检测小车功能比较单一,缺少里程、定点、轨道外情况的调查等,不能全方位检测既有铁路线数据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线快速复测测量车,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测量车携带不方便且装配精度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既有线快速复测测量车,包括车体,于所述车体上安设有测量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测量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车体包括主体单元以及均可行走于列车轨道上的两个行走单元,两个所述行走单元分别为左行走单元与右行走单元,两个所述行走单元相对间隔设置且共同支撑所述主体单元,两个所述行走单元与所述主体单元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单元具有至少部分结构贴合于两个所述行走单元上,所述主体单元与两个所述行走单元组成H型,且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主体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单元具有分别朝向两个所述行走单元的两个端面,两个所述端面分别两个所述行走单元贴合,且两个所述端面均位于两个所述行走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于所述左行走单元以及所述右行走单元上均安设有至少两个导接结构,所述主体单元与各所述导接结构均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导接结构均包括竖直向上设置且可穿过所述主体单元对应连接部位的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具有水平支撑所述主体单元的连接部位的阶梯面以及可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以夹紧所述主体单元连接部位的螺纹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设于所述主体单元上的把手单元,所述把手单元由所述主体单元倾斜向上延伸,所述把手单元的顶部具有用于安装工业电脑的安装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单元包括一端与所述主体单元连接且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远离所述主体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设工业电脑的电脑钣金座以及位于所述电脑钣金座上方且用于部分包绕安设后工业电脑的护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2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重型移栽轨道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地下综合管廊优化的道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