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路的恒温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1721.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4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比林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35 | 分类号: | F16L53/35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于浩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管 弧形罩盖 恒温组件 本实用新型 电加热部件 导热板 连接管 插槽 管道连接部件 温度控制功能 配合 侧部设置 管道管路 管道结构 恒温机构 连接部件 连接法兰 两端设置 盒连接 密封垫 匹配度 加温 流体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路的恒温连接管,包含圆管,圆管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法兰,圆管的侧部设置有恒温组件盒连接部;恒温组件包含弧形罩盖和导热板;弧形罩盖与连接部配合盒圆管的外壁配合,弧形罩盖中设置有电加热部件;圆管上设置有插槽,导热板与电加热部件盒插槽配合;弧形罩盖与圆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将恒温机构与管道结构结合,形成带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管道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与管道管路具有较高的匹配度;恒温组件可以根据需要对通过圆管的流体进行加温,使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流通性,或者对于一些特殊的流质保持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路的恒温连接管。
背景技术
气体、液体等流体的流通一般通过管路管道实现,而管路上有时需要设置过滤、恒温以及检测等部件来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而这些部件通常需要外接,或设置在管路的端头;但这些外接部件的连接方式与管路本身的匹配度较差,并且装卸较为繁琐,不利于调节控制以及后期保养检修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用于管路的恒温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管路的恒温连接管,包含圆管,圆管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法兰,圆管的侧部设置有恒温组件,圆管的两侧上还设置有与恒温组件配合的连接部;所述恒温组件包含弧形罩盖和多个导热板;所述弧形罩盖的两端分别与圆管两侧上的连接部配合,弧形罩盖的内侧与圆管的外壁配合,弧形罩盖中设置有电加热部件;所述圆管上还设置有多个插槽,插槽位于弧形罩盖与圆管的配合侧,导热板的一端与弧形罩盖中的电加热部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插槽伸入圆管的内部空间;所述弧形罩盖与圆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将导热板与插槽以及弧形罩盖内侧之间的空间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多个导热板等间距平行设置,多个导热板的下端排列组成与圆管的内壁同弧度的弧形。
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胶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路的恒温连接管,将恒温机构与管道结构结合,形成带有温度控制功能的管道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与管道管路具有较高的匹配度;恒温组件可以根据需要对通过圆管的流体进行加温,使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流通性,或者对于一些特殊的流质保持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管路的恒温连接管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路的恒温连接管,包含圆管4,圆管4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法兰1,圆管4的侧部设置有恒温组件7,圆管4的两侧上还设置有与恒温组件7配合的连接部21;所述恒温组件7弧形罩盖22和多个导热板23;所述弧形罩盖22的两端分别与圆管4两侧上的连接部21配合,弧形罩盖22的内侧与圆管4的外壁配合,弧形罩盖22中设置有电加热部件24;所述圆管4上还设置有多个插槽25,插槽25位于弧形罩盖22与圆管4的配合侧,导热板23的一端与弧形罩盖22中的电加热部件24连接,另一端穿过插槽25伸入圆管4的内部空间,多个导热板23等间距平行设置,多个导热板23的下端排列组成与圆管4的内壁同弧度的弧形;所述弧形罩盖22与圆管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6,密封垫26将导热板23与插槽25以及弧形罩盖22内侧之间的空间密封,插槽25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胶套,密封胶套在图中未示出,密封胶套对导热板23与插槽25的配合部分进一步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比林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比林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1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