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的浮动式斜板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1227.6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5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徐国钢;喻海龙;朱兆华;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研究开发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区 浮动式 斜板沉淀池 梯形支撑 布水区 出水口 污泥斗 液位控制装置 布水花墙 斜板装置 布水孔 进水口 可控的 污泥管 本实用新型 控制方式 两侧设置 运行维护 可控 连通 能耗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的浮动式斜板沉淀池,具体由进水口、布水区、布水花墙、布水孔、沉淀区、出水口、梯形支撑、污泥斗、液位控制装置、浮动式斜板装置和污泥管组成;进水口设置在布水区外侧,布水区通过布水花墙的布水孔与沉淀区连通,沉淀区外侧的上部设置出水口,沉淀区中部两侧设置梯形支撑、沉淀区下部设置若干污泥斗,出水口的内侧设置液位控制装置,梯形支撑上部设置浮动式斜板装置,污泥斗底部设置污泥管。可控浮动式斜板沉淀池具有适应性强、控制方式灵活、运行维护简单、能耗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的浮动式斜板沉淀池。
背景技术
斜板沉淀池在污水处理行业是较为常见的沉淀方式,斜板沉淀池采用浅层沉降原理:通过增加沉淀池的水平投影面积、缩短颗粒沉降距离、提高了分散性颗粒的沉降效果,虽然这一技术解决了污泥从水中沉降的问题,但沉降在斜板表面的污泥却很难完全滑落至集泥区,因此斜板表面积泥、沉淀池浮泥的现象依然存在,斜板沉淀池的整体沉降效果并不理想。
已有专利(CN205007655U)通过在斜板内用穿孔曝气方式,破坏了污泥在斜板表面的附着能力,虽然该技术短期内降低了人工清理强度,但由于在高浓度污泥环境下,穿孔曝气管极容易堵塞,反而给后期清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故该专利可行性不强;还有专利(CN106861251A)通过翻转斜板的方式,改变污泥的受力方向,使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从斜板表面自然脱落,虽然该技术比穿孔曝气更具可行性,但斜板的翻转角度为固定值,难以根据运行情况灵活调整斜板的倾斜角度,故该专利也存在对悬浮物变化的适应性的问题;另外,也有专利(ZL200920090571.3)通过电机驱动方式改变和控制斜板旋转角度,但所有该技术虽然提高了对污水适应性,但斜板无论如何翻转,所有的倾斜角度相同,由于存在布水差异性,相邻的斜板之间过水流量也不一样,难以把各斜板分别控制在合适的倾斜角度,加上该专利能耗和投资相对较高,从经济性角度分析也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发明更为简单可行的斜板沉淀池,该沉淀池必须具备适应性强、控制方式灵活、运行维护简单、能耗低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的浮动式斜板沉淀池,该沉淀池具有适应性强、控制方式灵活、运行维护简单、能耗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技术方案为:具体由进水口(0)、布水区(1)、布水花墙(2)、布水孔(2-1)、沉淀区(3)、出水口(3-1)、梯形支撑(3-2)、污泥斗(3-3)、液位控制装置(4)、浮动式斜板装置(5)、污泥管(6)组成。
进水口(0)设置在布水区(1)外侧,布水区(1)通过布水花墙(2)的布水孔(2-1)与沉淀区(3)连通,沉淀区(3)外侧的上部设置出水口(3-1),沉淀区(3)中部两侧设置梯形支撑(3-2)、沉淀区(3)下部设置若干污泥斗(3-3),出水口(3-1)的内侧设置液位控制装置(4),梯形支撑(3-2)上部设置浮动式斜板装置(5),污泥斗(3-3)底部设置污泥管(6)。
其中,浮动式斜板装置(5)由外部框架(5-1)、固定轴(5-2)、空心转动装置(5-3)、斜板(5-4)、牵引拉杆(5-5)、牵引绳(5-6)、空心浮球(5-7)、紧固装置(5-8)组成。外部框架(5-1)内设置若干固定轴(5-2),斜板(5-4)底部的空心转动装置(5-3)套在固定轴(5-2)上,斜板(5-4)上部的牵引拉杆(5-5)通过牵引绳(5-6)穿过在空心浮球(5-7)顶部,并固定在紧固装置(5-8)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板正常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板垂直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板翻转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板任意放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研究开发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研究开发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1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科专用石膏沉淀池
- 下一篇:一种从洗液中回收铝镍合金氢化催化剂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