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心轴承偏心距影像找正及压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1040.6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金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B23P19/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秦燕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轴承 找正机构 上料机构 转运机构 压装机构 偏心距 找正 本实用新型 影像 压装系统 支撑平台 轴承 内圆圆心 椭圆长轴 椭圆轮廓 压装位置 依次布置 找正过程 自动实现 角度差 长轴 供料 压装 扫描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心轴承偏心距影像找正及压装系统,包括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上依次布置偏心轴承的上料机构、找正机构、转运机构和压装机构,上料机构把偏心轴承供料至转运机构;转运机构把上料机构、找正机构和压装机构连接,转运机构把上料机构的待测偏心轴承送至找正机构的同时,还将找正机构的轴承送至压装机构;找正机构是以偏心轴承的内圆圆心为基准扫描轴承的外部椭圆轮廓,将椭圆长轴所在直线与理论长轴所在直线对比,并计算其角度差,通过对偏心轴承旋转相应的角度来完成找正过程。本实用新型采用偏心轴承偏心距影像找正,自动实现偏心轴承的压装,并且压装位置准确、精度高,运动简单可靠,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马达转子输出轴上偏心轴承的偏心距影像找正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类型的马达已经应用到了各大领域。在马达转子输出轴上安装的偏心轴承与轴的相对位置直接影响到了一个马达工作状态的好坏,因此,轴承压装位置的精确度十分关键,采用一般的机械手法很难保证此压装精度。
偏心检测方法有机械检测和光电检测,对于检测精度要求较高的偏心轴承,采用机械检测方式将影响马达整体性能,光电检测方法一般通过相机镜片成像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数值化判断来完成精度检测,因此该方法的检测精度优于机械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偏心轴承偏心距影像找正及压装系统,该系统采用偏心轴承偏心距影像找正,自动实现偏心轴承的压装,并且压装位置准确、精度高,运动简单可靠,效率大大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心轴承偏心距影像找正及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在支撑平台上依次布置偏心轴承的上料机构、找正机构、转运机构和压装机构,所述上料机构把偏心轴承逐个取出并连续供料至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把上料机构、找正机构和压装机构连接,转运机构把上料机构的待测偏心轴承送至找正机构的同时,还将找正机构的轴承送至压装机构;所述找正机构是以偏心轴承的内圆圆心为基准扫描轴承的外部椭圆轮廓,将椭圆长轴所在直线与理论长轴所在直线对比,并计算其角度差,通过对偏心轴承旋转相应的角度来完成找正过程;所述压装机构把偏心轴承压入转子输出轴。
在上述方案中,利用转运机构把上料机构、找正机构和压装机构连为一体,形成偏心轴承上料、输送、找正及压装动作四位一体并且同时进行的一体化系统,该系统能够连续生产,配合控制器对各个机构进行控制,即可实现偏心轴承自动压装,提供拍新轴承的自动装配,运动简单可靠,且效率大大提高。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找正机构包括支架以及设于支架上的照相机、光源和轴承阻挡气缸,其中光源为中心设有通孔的光源,该光源照射在位于其正下方的待测偏心轴承表面,待测偏心轴承通过轴承阻挡气缸固定,照相机经过所述通孔对待测偏心轴承进行拍摄,待测偏心轴承下方设有找正电机;照相机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经控制器与找正电机连接,找正电机驱动偏心轴承调整角度。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轴承阻挡气缸的活塞端设有轴承挡片,轴承阻挡气缸驱动轴承挡片升降,轴承挡片的端部与待测偏心轴承的主轴端部压紧或松开。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料筒和上料气缸,料筒内装有叠加的偏心轴承,在料筒的下出口设有可自动复位的阻挡板,阻挡板阻止偏心轴承下落,上料气缸设于阻挡板一侧,在上料气缸的活塞端设有拉动杆和放置一个偏心轴承的料槽,拉动杆推动阻挡板平移,打开料筒时料槽位于料筒正下方。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料筒为一个以上,且环形均布于圆形平板上,每个料筒下口均设有阻挡板,平板通过一侧的上料电机和分割器驱动其定角度转动。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阻挡板上开设有长条形槽口,槽口与所述拉动杆配合,槽口的长度与拉动杆和料槽之间的水平距离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金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廊坊金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1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减振器油封压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轮辐轮辋压合机辅助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