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烘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9229.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8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卢平;叶扬天;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生物质 封头 烘焙装置 驱动装置 烘焙 套包 本实用新型 原料适应性 电加热套 搅拌装置 出料口 电加热 进料口 生物炭 上端 外壁 下端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烘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封头、筒体和电加热套(4);所述封头位于筒体上端,封头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搅拌装置,筒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电加热套包覆于筒体和封头外壁,通过该装置进行的生物质烘焙,能够精确控制烘焙温度、原料适应性强、生物炭品质均匀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烘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大量利用带来了酸雨、雾霾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开发与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解决当前能源环境问题的要途径。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主要包括农林作物、薪柴、水生植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生活污泥、禽畜粪便等。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仅农作物秸秆每年就达7亿吨以上。生物质具有低硫、低氮、高挥发份、高灰焦活性、零CO2净排放等特点,因此其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生物质能利用途径主要包括直接燃烧、热化学法、生化法、化学法和物理法。目前,较为成熟的现代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有直接燃烧技术、气化技术、沼气技术、燃料乙醇技术、生物柴油技术以及固体成型技术等。由于生物质具有水分含量高、热值和能量密度低、易腐烂、不宜长期贮存和长距离运输等缺陷,也限制了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利用。生物质烘焙(也称为低温热解炭化)是在低温(200-300℃)、缺氧(或无氧)和较低加热速率(小于50℃/min)的条件下对生物质进行热化学处理,进而获得含水率低、热值与能量密度高、可磨性与疏水性好、适宜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贮存的生物炭。该处理技术在生物质燃烧、热解、气化等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国内外学者分别利用热重分析仪、固定床和移动床等实验装置开展了生物质烘焙特性的研究,认为烘焙温度和停留时间是影响生物炭理化特性的重要因素。
CN102226092A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农林废弃物低温热解炭化方法及炭化炉装置,但目前使用的诸如固定床、移动床等烘焙实验装置普遍存在原料适应性差、烘焙温度难以准确控制、烘焙产品的均匀性难以保证以及炭化效率低等缺陷。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生物质烘焙实验装置,以提高生物质烘焙质量和效率,为生物质烘焙技术应用提供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精确控制烘焙温度、原料适应性强、生物炭品质均匀稳定的生物质烘焙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了该生物质烘焙装置的烘焙方法。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生物质烘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封头、筒体和电加热套;所述封头位于筒体上端,封头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搅拌装置,筒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电加热套包覆于筒体和封头外壁。
所述封头上设有热解气出口、热电偶接口和管道阀门。
所述封头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上法兰。
所述搅拌装置下方设置有固定于筒体上的网状多孔板组件,可使得生物质从进料口进入筒体中,由于生物质粒径大小不一,在搅拌时候,效率较低,故在筒体内设置支撑组件,可使得进入筒体的生物质先分布于支撑组件,在烘焙过程中,部分生物质变为生物碳的形式,在搅拌装置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粒径可以从支撑装置中进入到筒体下端,提高了搅拌的效率;所述多孔板组件包括多孔板与钢丝网,钢丝网可设置为多层,每层钢丝网的目数大小不同,可起到进一步筛分的作用。所述多孔板组件为平板、V形或碟形,所述的网状多孔板组件与搅拌叶片最底层叶片形状相同,制成不同的型式。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置为3-5层。所述搅拌叶片最底层叶片为平板、V形或碟形,其余叶片为片状、锯齿状或麻花状,每层可以设置长短不同的多个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9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束式内辐射加热回转炭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颗粒的碳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