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28930.1 | 申请日: | 2017-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韩益江;胡晓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2C13/13 | 分类号: | B02C13/13;B02C13/09;B02C13/26;B02C13/286;B02C4/08;B02C4/40;B02C23/1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壳体 锤式破碎机 改良结构 破碎腔 破碎锤 筛料板 上端 本实用新型 水平设置 出料口 进料口 破碎轮 均布 卡滞 下端 破碎 电机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包括壳体,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壳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壳体内设置有筛料板,筛料板和壳体之间形成破碎腔,破碎腔上端水平设置有两根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对物料进行初步破碎的破碎轮,破碎腔中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圆周均布有破碎锤,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与电机相连。本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能较好地避免破碎锤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卡滞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是现在最常用的破碎机,广泛运用在矿场、建材等行业,用来完成对于物料的破碎作业。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工作时由电机带动转子做高速转动,破碎锤固定在转子上,当物料从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上方的进料口进入到破碎腔内时,破碎锤对物料进行撞击,使物料在破碎锤的冲击和剪切作用下发生破碎,使物料体积变小。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内还设置有筛料板,用于对破碎腔内的物料进行筛选,小于筛孔的物料从筛料板上的筛孔内排出,大于筛孔的物料在破碎腔内进行破碎,直至物料小于筛孔,通过筛孔进入到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下端的出口排出破碎腔。这种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虽然能够对物料进行破碎,但是当体积较大的物料进入到破碎腔内时,容易造成卡滞,影响破碎锤的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能较好地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锤式破碎机,包括壳体,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壳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壳体内设置有筛料板,筛料板和壳体之间形成破碎腔,破碎腔上端水平设置有两根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对物料进行初步破碎的破碎轮,破碎腔中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圆周均布有破碎锤,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与电机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进入到壳体上的进料口时,第一转轴上的破碎轮可以对物料进行初步的挤压和分割,使物料得到初步的粉碎,避免较大体积的物料进入到破碎腔内,由于物料体积过大,物料可能会卡在破碎锤和筛料板或者壳体内壁之间,导致破碎锤卡死。破碎轮设置后,物料经过初步破碎后才进入到破碎腔内,可以较好地避免破碎锤发生卡死现象,保证破碎锤的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破碎轮套设在第一转轴外侧,破碎轮表面设置有多个破碎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破碎轮套设在第一转轴外侧,两者之间连接较为方便,同时破碎齿的设置可以较好地与物料表面进行接触,从而对物料产生挤压、剪切作用,使物料得到初步的破碎。
优选的,所述破碎轮下端的破碎腔内设置有对破碎轮表面进行清洁的毛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毛刷的设置可以对破碎轮及破碎齿表面进行清洁,避免物料带有水时黏在破碎轮及破碎齿表面影响两个破碎轮之间的间隙大小,影响物料进入到破碎腔内。同时毛刷的设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封闭破碎轮和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破碎腔内的物料或者粉尘从该间隙处跑出,造成人员伤害或者粉尘污染。
优选的,所述破碎齿的端部边缘呈台阶状,破碎齿边缘到第一转轴轴心的距离逆着第一转轴转动方向逐渐增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破碎齿边缘呈台阶状,可以在破碎齿朝向物料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冲击面,两根第一转轴转动时物料位于两根破碎轮之间时,物料能够逐渐地与破碎齿齿根处的冲击面到齿顶处的冲击面相接触,受到多次冲击,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破碎,避免物料在破碎轮处产生卡滞现象。
优选的,所述筛料板呈U形,壳体内部一侧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端部和筛料板一侧铰接,壳体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摇摆电机,摇摆电机端部设置有偏心轮,偏心轮与筛料板另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8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砖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药悬浮剂制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