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海拔地区330kV双回路四柱钢管杆终端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7825.6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6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魏鹏;袁俊;查玮;沈巍巍;白左霞;刘飞;陈雪;安娟;张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08 | 分类号: | E04H12/08;E04H12/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杆 终端塔 减小 高海拔地区 双回路 四柱 铁塔 侧向 本实用新型 侧向刚度 处理方式 等径钢管 构造处理 截面变化 矩形截面 征地费用 逐渐增加 纵向刚度 荷载 传统的 段连接 横隔面 角钢塔 根开 塔腿 主杆 突变 抵抗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海拔地区330kV双回路四柱钢管杆终端塔,采用塔身口宽与塔腿根开相同的处理方式,减小了铁塔占地面积,较同条件角钢塔减少了约60%的征地费用;同时采用矩形截面,提高侧向刚度来抵抗终端塔侧向张力在铁塔横向带来的荷载,并且在满足纵向刚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减小侧面宽度,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横隔面,这一举措较同类正方形截面的钢管杆减少约10%的塔重;主杆从顶端开始到底端采用截面连续逐渐增加的型式,而没有采用传统的每段等径钢管连接的方式,减小了每段连接处截面变化而带来的刚度突变和构造处理困难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工程杆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330kV双回路四柱钢管杆终端塔。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线路走廊宽度受限、塔基地形受限、杆塔要求与景区景观协调等较为复杂的情况,线路路径、杆塔塔位选择、铁塔外观经常受到较多限制。目前我国高海拔330kV双回路终端塔多采用常规干字型的格构式角钢塔,这类铁塔塔基占地面积较大,造型不美观,当线路走廊狭窄塔基地形受限时,往往需要对线路路径进行修改调整,导致线路本体造价增加,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同时,由于受跟开的限制,传统钢管杆的承载特性有限,很难用于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中,对终端塔来说,不平衡荷载远大于直线塔和小角度耐张塔,传统的钢管杆结构设计和节点设计更难满足高电压等级的终端塔承载需要。另一方面,在高海拔地区受低温环境和人员缺氧的限制,传统格构式多柱钢管杆大量的焊接工艺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330kV双回路四柱钢管杆终端塔,能在满足线路走廊宽度要求、塔基地形限制条件、结构受力要求、外观造型美的同时降低工程投资,减少占地面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高海拔地区330kV双回路四柱钢管杆终端塔,由塔头、塔身和塔腿组成,塔头设置有多层横担,顶层为地线横担,下方多层导线横担,每层横担由左右横担组成,每层左右横担的挂线点处设置有挂点,塔头、塔身、塔腿、横担均由钢管组成;塔身断面呈矩形,正面宽度大于侧面宽度,塔身口宽与塔腿根开相同,塔头、塔身和塔腿均由4根从上至下管径逐渐增大的多段变截面钢管连接组成,4根钢管均与地面垂直,四根钢管之间采用横梁通过法兰螺栓相互连接。
进一步,塔身正面宽度是侧面宽度的1.2~1.5倍。
进一步,各层横担采用单杆悬挑,横担均采用刚性法兰通过螺栓与塔头连接。
进一步,每侧横担俯视结构呈梯形,与塔身侧面连接,每侧横担的端头处前后均设置有挂线点。
进一步,采用箱型截面,四根钢管节点部分设有二分之一环板或全环板加劲板。
进一步,每层横担一侧长度大于另一侧长度,较长侧设置在线路转角的外侧,较短侧设置在线路转角的内侧。
进一步,塔头设置有四层横担,顶层为地线横担,下方三层为导线横担。
本实用新型的高海拔地区330kV双回路四柱钢管杆终端塔,替代了普通的格构式角钢终端塔,采用塔身口宽与塔腿根开相同的处理方式,大大减小了铁塔占地面积,较同条件角钢塔减少了约60%的征地费用;同时采用矩形截面,提高侧向刚度来抵抗终端塔侧向张力在铁塔横向带来的荷载,并且在满足纵向刚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减小侧面宽度,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横隔面,这一举措较同类正方形截面的钢管杆减少约10%的塔重;主杆从顶端开始到底端采用截面连续逐渐增加的型式,而没有采用传统的每段等径钢管连接的方式,减小了每段连接处截面变化而带来的刚度突变和构造处理困难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7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塔房一体化基站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接触网的特型钢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