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炸锅的排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6653.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8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江;卢荣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杰士达工程塑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炸篮组件 防护罩 导气孔 加厚板 鼓风 本实用新型 电机 排风结构 热空气 上外壳 下风叶 底壳 腔体 炸锅 上下连通 上下两侧 发热管 流动量 上风叶 通气孔 炸制 连通 冷却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的排风结构,包括上外壳和底壳,底壳的上侧设有上下连通的腔体,腔体内设有炸篮组件,炸篮组件的底侧设有若干通气孔,上外壳内部设有带上风叶的鼓风电机,鼓风电机的下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向下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下风叶和发热管,鼓风电机与下风叶固定连接,防护罩固定连接在腔体的上侧,炸篮组件的前侧设有加厚板,加厚板内设有若干导气孔,导气孔连通炸篮组件的上下两侧。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完成食物的空气炸制,提高食物的口感;加厚板内部的导气孔限制了热空气的流动量,能够其冷却内部的热空气,方便在使用结束后拿出炸篮组件,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炸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的排风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使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并且将快速循环热空气和内部螺旋形纹路的独特结合从而使烹饪效果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和口感。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6056786,公开日为2017年11月7日公开的名为“一种空气炸锅”的发明专利,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加热本体、锅体以及载物盘,所述载物盘架设于锅体内,所述加热本体上还设有风扇、热源以及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锅体上方并与锅体形成密封的腔体,所述载物盘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上加热腔和下加热腔;所述热源和风扇设置于腔体内,所述载物盘中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风扇配合,且载物盘的尺寸小于锅体内壁的尺寸,使得载物盘边沿与锅体内壁之间形成导风缝隙;所述风扇在腔体内形成循环风道,让风流沿着导风缝隙与所述开孔在上加热腔和下加热腔之间环绕载物盘流动。其不足之处在于,空气炸锅内部的空气在锅体内循环,锅体内部维持密封,热空气集中,在空气炸锅使用后锅体侧壁的温度较高,缺少排热结构,影响客户的体验并存在高温的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一种能完成空气炸锅内部气体循环并减小锅体侧壁温度积累的空气炸锅的排风结构就很有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的空气炸锅空气传导集中在锅体侧壁,引起锅体侧壁温度过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的排风结构,改善空气炸锅内部的空气循环方式,降低空气炸锅锅体尤其是空气炸锅前侧的升温,辅助空气炸锅在使用结束后散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炸锅的排风结构,包括上外壳和底壳,底壳的上侧设有上下连通的腔体,腔体内设有炸篮组件,炸篮组件的底侧设有若干通气孔,上外壳内部设有带上风叶的鼓风电机,鼓风电机的下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向下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下风叶和发热管,鼓风电机与下风叶固定连接,防护罩固定连接在腔体的上侧,炸篮组件的前侧设有加厚板,加厚板内设有若干导气孔,导气孔连通炸篮组件的上下两侧。
鼓风电机带动上风叶和下风叶带动空气炸锅内的空气流动,空气在腔体内经过发热管加成为热空气,热空气加热炸篮组件内的食物后流动到底壳内,热空气经过腔体外侧和上外壳的夹层回流到腔体的上侧,部分热空气通过加厚板的导气孔内引导,由于缺少热量的补充而冷却流到上壳体的上侧,鼓风电机带动空气炸锅内的空气循环,完成炸篮组件内部食物的加工;加厚板内部的导气孔限制了热空气的流动量,能够冷却其内部的热空气,方便在使用结束后拿出炸篮组件,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导气孔在加厚板上设有六个,导气孔为长条形。导气孔位于加厚板上,整体配合导气快,而单个导气孔的导气量有限,通过加厚板传递的热量少,方便维持空气炸锅前侧加厚板的低温,防止空气炸锅前侧温度过高,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腔体的前侧设有用于容纳炸篮组件的开口槽,腔体前侧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排风口,排风口正对导气孔的下侧,防护罩上设有通风口,通风口正对导气孔的上侧。方便装配空气炸锅,排风口与导气孔对应位于腔体的外侧,使位于底壳前侧的热空气集中从导气孔内流动,有利于加热时空气炸锅的内部的空气循环,提高空气炸锅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杰士达工程塑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杰士达工程塑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6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底的三层铜煎盘
- 下一篇:一种空气炸锅的油污收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