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机备自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25488.7 | 申请日: | 2017-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3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泰诺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电压互感器 低通滤波信号 调理电路 控制模块 备自投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通讯模块 显示模块 微机 电压电流数据 电力线路 模拟信号 外壳内部 电连接 采集 输出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旨在公开并提供一种微机备自投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流电压互感器、低通滤波信号调理电路、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备投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与所述低通滤波信号调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采集被保护电力线路中的电压电流数据,所述低通滤波信号调理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低通滤波信号调理电路将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后输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备投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备自投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机备自投装置。
背景技术
供电可靠性是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前提,现在的市政配电工程中大多数采用双电源供电,两路电源一主一备。正常由其中一路电源供电,当供电电源出现问题失电时由备自投装置切换到另一路备用电源线路上供电。备自投装置通过采集供电线路的电压、电流及电源进线开关位置信号,自动判断二路进线电源的运行状况,自动完成备自投电源切换功能。但是,现有的配电网双电源供电技术中的线路保护备自投装置存在功能不完善、可靠性差的缺陷,尤其是存在不能进行通讯、只有模拟量输出、没有人机界面显示和选线功能等急需改进。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工矿企业、民用建筑配电中双电源进线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设计的需求而开发的,其主要功能为:当工作电源因故障或其他原因被断开后,能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投入工作,使工作电源被断开的用户不至于停电,而当原工作电源恢复后又能自动切除备用电源,恢复原来的供电模式的一种自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完善、可靠性强、能够自动切换电路的微机备自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流电压互感器、低通滤波信号调理电路、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备投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与所述低通滤波信号调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采集被保护电力线路中的电压电流数据,所述低通滤波信号调理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低通滤波信号调理电路将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后输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备投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电流电压互感器采集、输送的信号以及外部断路器的分合状态,对被保护线路中的各母线进行监控,发出备投动作指令信号,并输出给所述备投模块,所述备投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指令信号,并输出备投开关动作信号,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显示屏以及指示灯,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指令信号后,所述显示模块可实时显示装置当前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CPU以及与所述CPU电连接的模数转换电路、存储器、串行接口、中断控制器,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低通滤波信号调理电路电连接,所述串行接口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通讯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以及所述备投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设置有RS485芯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通过所述通讯模块,控制中心可以对电力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流电压互感器对被保护线路进行采样,并将电力参数输送至控制模块中,控制模块根据预先设定的充放电条件,来判断当前电力网的状态。当达到投切条件时,系统会根据条件来进行电力进线之间的投切,从而实现在高压进线的备投,达到电力线路快速切换的效果,避免长时间的断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泰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泰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54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