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5480.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0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苇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86;B01D53/72;B01D53/84;B01D5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气箱 净化箱 侧孔 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负压风机 出气孔 分隔板 风机座 轴杆 室内空气净化 圆柱壳体结构 净化效果 净化效率 密封连接 内壁滑动 内部连通 外壁上部 外部设置 圆周阵列 转动连接 导气筒 甲醛 水体 架设 净化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外壁上部连接有环形的风机座,所述风机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侧孔,所述侧孔内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净化箱的内部架设有圆柱壳体结构的供气箱,所述侧孔位于负压风机内侧的一端通过管路与供气箱的内部连通,所述供气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供气箱的内壁滑动地密封连接,所述供气箱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的外部设置有导气筒。本实用新型提升了气体与水体接触的面积,使得甲醛的吸收更加彻底,净化效率高,有效降低了净化反应带来的副作用,净化效果好,结构紧凑,体积较小,适于室内空气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包括有害的化学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和生物性因子等,进入室内中,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近期或远期,或潜在有害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各种装修、装饰材料中含有甲醛而污染室内空气,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引发人们对空气净化的关注。目前室内空气,特别是甲醛的净化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生物降解以及光触媒分解三种,其中物理吸附利用固体吸附剂来吸附甲醛,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降解主要利用植物或者植物提取物来吸收并分解甲醛,效率较低,不能在短期内见效,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光触媒分解法,利用紫外线照射光触媒彻底分解甲醛,但是存在分解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分解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外壁上部连接有环形的风机座,所述风机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侧孔,所述侧孔内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净化箱的内部架设有圆柱壳体结构的供气箱,所述侧孔位于负压风机内侧的一端通过管路与供气箱的内部连通,所述供气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供气箱的内壁滑动地密封连接,所述供气箱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的外部设置有导气筒,所述导气筒的底端与供气箱的底面密封连接,所述轴杆的底端贯穿至导气筒底端的下方并连接有散气筒,所述散气筒套设在导气筒的外部,且散气筒的顶端与供气箱的底面滑动地密封连接,所述净化箱的内壁上连接有位于供气箱上方的光解板和紫外灯,所述紫外灯位于光解板的下方,所述净化箱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嵌装槽孔,嵌装槽孔内放置有植物盆栽。
优选的,所述散气筒的圆周面的下半段上设置有密集分布的散气孔,散气孔为由内至外倾斜向下分布。
优选的,所述光解板为多层蜂窝板结构,光解板的表面涂覆有光触媒涂层。
优选的,所述侧孔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负压风机的输入端一侧。
优选的,所述管路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控制阀,且管路的输出端沿供气箱的切向与供气箱的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负压风机吸取外部空气,并推动分隔板围绕轴杆转动,散气筒与轴杆同步转动,使外部空气通过导气筒送入散气筒中,并经散气筒上的散气孔在水中均匀扩散,使气体在水体中形成螺旋气泡,提升了气体与水体接触的面积,使得甲醛的吸收更加彻底,净化效率高,同时采用涂覆有光触媒涂层的光解板并通过紫外灯照射,使水体过滤后的气体中含有的少量甲醛气体,被彻底分解,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再由植物盆栽吸收,有效降低了净化反应带来的副作用,净化效果好,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比较适于室内空气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气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苇,未经李俊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5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位酯生产的副产盐酸吸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氨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