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跟车预警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1772.7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7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申科;陈诺;郭季;韩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16 | 分类号: | B60W30/16;B60W50/14;B60Q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警系统 汽车 本实用新型 单片机 激光测距传感器 旋转编码器 三位开关 蜂鸣器 提示 预警 红色LED灯 黄色LED灯 绿色LED灯 后轮 距离信号 绝对安全 三种模式 速度信号 自动检测 雪天 晴天 雨天 芯片 采集 行驶 传递 分析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跟车预警系统及汽车,该预警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旋转编码器、蜂鸣器、一个三位开关、LM2940芯片、红色LED灯、黄色LED灯、绿色LED灯以及MK60DN512单片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跟车预警系统,通过在汽车前测安装激光测距传感器,在后轮上安装旋转编码器,将采集到的距离信号和速度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进行处理分析后通过蜂鸣器和不同颜色的LED灯给予驾驶员相应的提示和预警,通过三位开关可以在晴天、雨天和雪天三种模式下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的预警系统能够自动检测跟车环境是否安全,并在环境危险时给予预警,在绝对安全时提示允许加速,提高了汽车跟车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跟车预警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国比较关注的热门问题。其中由于行车过程中未能同车道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车距所造成的交通事故也经常发生。目前,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都是靠自己的驾车经验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这里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是有些驾驶员是开车新手,缺乏经验,对自己的车速和与同车道前方车辆的距离把握的不够好,很多因为没能保持安全距离发生追尾撞车事故;另一方面是驾驶环境复杂多变,晴天雨天雪天不同环境下路面的路面摩擦系数都不一样,驾驶员对安全距离的保持也只能依靠人的主观判断。在跟车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在没有保持安全车距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发出安全预警信号来提醒驾驶员,就可以减少一些车辆追尾事故的发生。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在汽车上得到应用,不仅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也提高了汽车安全的可靠性。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下通过驾驶员依靠经验来保持安全车距,人为性因素比较多,主观性因素强,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悲剧。因此,一种智能的有效的汽车跟车预警系统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跟车预警系统及汽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防止汽车发生追尾事故。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跟车预警系统,包括单片机、报警装置、电源、用于切换模式的三位开关、安装于汽车车头前侧用于测量前后车车距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安装在汽车的后轮上用于测量车速的旋转编码器,报警装置、电源、三位开关、安装于汽车车头前侧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安装在汽车的后轮上旋转编码器均与单片机连接。
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三个,其中一个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汽车车头正前侧,其余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正前侧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左右两侧,左侧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方向向左倾斜,右侧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方向向右倾斜。
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警示灯,蜂鸣器和警示灯均与单片机连接。
警示灯包括红色LED灯、黄色LED灯和红色LED灯。
电源包括车载电源和LM2940芯片,车载电源通过LM2940芯片与单片机连接。
单片机为MK60DN512单片机。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上设有上述汽车跟车预警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跟车预警系统通过安装在汽车车头前侧的激光测距传感器获取与同车道前方车辆的距离信息,并将距离信号传递给单片机;通过安装在汽车的后轮上的旋转编码器来获取车速信号,并将车速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可以根据采集到的车速信息和模式信息自动计算安全跟车距离,在跟车过程中实时监测与同车道前车的距离信息,当汽车在跟车行驶过程中未保持安全距离时,单片机控制报警装置给驾驶员给予提示和报警;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三位开关能够进行不同模式的切换,使驾驶员能够根据晴天、雨天和雪天道路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根据经验跟车行驶,更加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1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速变化安全警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屏蔽门前封板的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