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时具有背光延迟及背光亮度控制的一体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20398.9 | 申请日: | 201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0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肖开华;罗院龙;罗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陈宏升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单片机 低通滤波电路 延时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一体式装置 开关电源 亮度控制 延迟 直流电压传输 依次连接 直流电压 背光源 地电阻 输入端 使能 下拉 延时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具有背光延迟及背光亮度控制的一体式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电源、DC‑DC电源、单片机;还包括延时控制单元、低通滤波电路、DC‑DC电路;其中开关电源提供直流电压作为DC‑DC电源的输入端,DC‑DC电源分别为单片机、DC‑DC电路供电;所述延时控制单元为在单片机IO端口与DC‑DC电路EN使能端之间设置的下拉到地电阻;单片机的PWM端口连接低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产生相应的直流电压传输至DC‑DC电路的FB端;DC‑DC电源连接背光源。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控制背光延时及背光亮度,且不需要RC延迟电路和背光开光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有背光延迟及背光亮度控制的一体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启动需要时间,背光电源如果不延时开启,在系统启动前,主控制芯片输出到显示的数据通道是非正常数据,屏幕将显示乱码,显示处于不稳定状态,一般开关管控制背光电源比如5V、12V延时开通,以达到延时开通的目的;背光亮度的控制,通过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以达到控制背光亮度的目的,背光延迟控制和背光亮度控制通常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相互独立的:背光延迟控制模块是一个RC延迟电路加开关管组合而成,背光亮度的控制是一个DC-DC模块。
在背光延迟控制和亮度控制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1、背光的功耗一般比较大,控制背光的开关管功耗相应也比较大;
2、控制背光亮度又是另一个模块,与控制背光延迟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硬件架构较复杂,硬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背光延迟及背光亮度控制的一体式装置,该装置能够同时控制背光延时及背光亮度,且不需要RC延迟电路和背光开光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同时具有背光延迟及背光亮度控制的一体式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关电源、DC-DC电源、单片机;还包括延时控制单元、低通滤波电路、DC-DC电路;其中开关电源提供直流电压作为DC-DC电源的输入端,DC-DC电源分别为单片机、DC-DC电路供电;所述延时控制单元为在单片机IO端口与DC-DC电路EN使能端之间设置的下拉到地电阻;单片机的PWM端口连接低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产生相应的直流电压传输至DC-DC电路的FB端(即输出反馈输入端);DC-DC电源连接背光源。
所述DC-DC电源包括与单片机的VCC端口连接的第一DC-DC电源、与DC-DC电路的VCC端口连接的第二DC-DC电源。
所述第一DC-DC电源的型号为AMS117-3.3;所述第二DC-DC电源的型号为LM2576-ADJ。
所述单片机包括普通51芯片、ARM芯片。
所述低通滤波电路为三级RC滤波电路。
所述DC-DC电路的型号为MP3202。
所述背光源为单节LED或者M节LED组合的背光源,其中M≥2。
所述下拉到地电阻的阻值为20K。
所述开关电源为DC24V的开关电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控制背光延时及背光亮度,且不需要RC延迟电路和背光开光管;同时功耗降低,生产成本也降低,易于实际生产应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虽然有单片机,但是单片机所涉及的都是常规操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创造点也不在单片机的软件控制上,而是在整个硬件电路的改进设计上,因此本技术方案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0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