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焙烧炉用托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0130.5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9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军平;李坤;闫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架装置 焙烧炉 铸型 炉膛 本实用新型 第二托架 第一托架 受热均匀 转轴 焙烧 上下间隔设置 可转动 内壁 残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焙烧炉用托架装置,用于放置铸型,托架装置可转动地设于焙烧炉的炉膛内以使托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铸型受热均匀,包括转轴、上下间隔设置在转轴上用于放置铸型的第一托架单元和第二托架单元;第一托架单元和第二托架单元的末端均与焙烧炉的炉膛的内壁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炉用托架装置,其可以使不同方位处的铸型受热均匀,减少铸型出现残留碳或焙烧过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焙烧炉用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金、银、铜首饰主要采用石膏型失蜡铸造工艺生产,其基本工艺流程为:制作蜡模---种蜡树---制作石膏铸型---金属料熔炼---浇注---清理。其中,制作石膏铸型是整个流程中非常关键的工序,它主要包括如下环节:混制石膏浆料、将浆料灌注到铸型筒内、铸型筒静置使石膏浆料凝固增强、铸型放入蒸汽炉内进行蒸汽脱蜡或者直接放入焙烧炉内焙烧脱蜡、铸型放入焙烧炉内焙烧、铸型调整到铸造所需温度。铸型制作的任务是清晰精确地复制出蜡树的形状,形成具有足够强度、型壁光洁、彻底烧失水分、具有一定透气能力的型腔。铸型质量是获得优质铸件的基础,其中铸型内壁的残留碳是评价铸型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它是由于蜡的不完全燃烧,形成固体残留物被吸附在型壁上而形成的。残留碳对首饰铸造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石膏热稳定性的影响。对石膏铸型而言,铸型的强度首先由石膏黏结剂的质量决定。由于硫酸钙的高温热稳定性较差,当与二氧化硅混合,石膏超过750℃就可能发生分解。而当铸型焙烧过程中内壁出现残留碳时,石膏的分解温度会进一步降低。如果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石膏的分解,铸件表面易出现砂眼、粗糙等缺陷,如果在浇注金属液过程中发生分解,铸件将产生气缩孔、砂眼等缺陷。
(2)当金属液内溶解氧或出现氧化铜时,浇注后碳会与氧或氧化铜发生反应,形成CO或CO2气体,有时反应特别剧烈时,可引起局部的瞬间微爆炸,导致铸件出现气孔或砂眼缺陷。
(3)残留碳的存在,使金属液受到污染,恶化了其回用性能,使铸造生产陷入恶性循环。
石膏铸型内壁出现残留碳会明显恶化铸件质量,因此制作石膏铸型时必须设法消除内壁的残留碳。但是,现有铸型焙烧炉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在消除铸型残留碳方面的效果不好。大部分焙烧炉为普通箱式电阻炉,炉内温度均匀性较差,炉门附近及炉子中心的铸型常因焙烧不充分而出现残留碳问题,而进一步升高温度将导致其它部位的铸型出现过烧的风险。另外,在放置铸型时,一般放置两层,上层铸型直接压在下层铸型的顶面,空气对流差。为改善降低铸型内的残留碳,需要延长高温阶段的焙烧时间,既增加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效果并不佳。有些企业在焙烧到高温时将炉门半开启,向炉膛内引入新鲜空气,但这种做法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因为新鲜空气不易进入到铸型型腔内,并且空气中的氧浓度低,因此对型腔内的残留碳助燃效果不好,反而是开启的炉门更加加剧了炉内温度的不均匀性,并且炉内的电阻丝容易氧化,缩短使用寿命。生产中有时为改善铸型焙烧质量,将焙烧到高温的铸型从炉膛内取出,用吸尘机对铸型型腔进行抽吸,以便减少型腔内的残留碳和灰烬,但是这种做法存在典型问题,首先是高温铸型取出放置在空气中进行抽吸操作时,容易引起铸型的快速冷却及温度不均匀,使铸型内出现收缩应力而导致开裂,其次是抽吸时容易破坏浇口杯表面,导致浇注时容易出现砂眼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焙烧炉因炉内温度均匀性较差,而造成不同方位处的铸型受热不均匀而出现残留碳或焙烧过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焙烧炉用托架装置,其可以使不同方位处的铸型受热均匀,减少铸型出现残留碳或焙烧过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焙烧炉用托架装置,用于放置铸型,所述托架装置可转动地设于焙烧炉的炉膛内以使所述托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铸型受热均匀,包括转轴、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用于放置铸型的第一托架单元和第二托架单元;所述第一托架单元和第二托架单元的末端均与焙烧炉的炉膛的内壁存在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0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消失模铸造模型
- 下一篇:一种高精密五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