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曼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17538.7 | 申请日: | 2017-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7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牟涛涛;骆磊;黄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4 | 代理人: | 张婧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增强颗粒 有效区域 拉曼检测装置 拉曼系统 本实用新型 定位机构 拉曼信号 增强装置 出入口 定位槽 对焦 光源 光谱测量技术 拉曼光谱测量 被测样品 光聚焦 暴露 发射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谱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拉曼系统。本实用新型中,拉曼系统包括:拉曼检测装置和拉曼信号增强装置;拉曼信号增强装置包括SERS机构和用于与拉曼检测装置连接的定位机构;SERS机构上设有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用于放置被测样品;定位机构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供SERS机构插入并固定,并能够在固定SERS机构时暴露出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朝向拉曼检测装置的光源出入口,且拉曼检测装置通过光源出入口发射的光聚焦在暴露出的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本拉曼系统,能够在进行拉曼光谱测量时,实现快速、强制对焦,从而达到节省对焦时间,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谱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曼系统。
背景技术
拉曼系统能够通过获取物质成分的拉曼散射光谱,对应得到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
当前的拉曼光谱测量,具体是通过在拉曼增强芯片上放置被测样品,如涂覆待测液体,等自然干燥后,放到显微拉曼或普通拉曼光谱仪的前端进行测量,从而得出被测样品中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采用现有的拉曼系统进行拉曼光谱测量时,拉曼增强芯片每次位置不固定,每次测量都需要进行焦距和横向位置的调整,并且每次调整的时间都要超过测量的时间,而且调整过程难以达到足够的信噪比,这种测量方式无疑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
1、单次测量耗时长,无法批量作业;
2、信噪比很难达到最优,噪声水平高;
3、多次测量之间由于位置误差带来的偏差大,一致性差;
4、不方便测量,只适合实验室操作,无法适合野外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曼系统,能够在进行拉曼光谱测量时,实现快速、强制对焦,从而达到节省对焦时间,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拉曼系统,该拉曼系统包括:拉曼检测装置和拉曼信号增强装置;拉曼信号增强装置包括SERS机构和用于与拉曼检测装置连接的定位机构;SERS机构上设有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用于放置被测样品;定位机构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供SERS机构插入并固定,并能够在固定SERS机构时暴露出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朝向拉曼检测装置的光源出入口,且拉曼检测装置通过光源出入口发射的光聚焦在暴露出的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强制对焦的拉曼系统,在进行拉曼光谱测量时,通过将设有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的SERS机构插入到定位机构上开设的定位槽中实现固定,并在固定SERS机构时暴露出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朝向拉曼检测装置的光源出入口,然后利用定位机构与拉曼检测装置连接,使得拉曼检测装置通过光源出入口发射的光能够聚焦在暴露出的纳米增强颗粒有效区域上,从而实现了快速、强制对焦,进而节省了对焦时间,并能有效避免手动调节存在的误差现象,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定位机构可拆卸的固定于拉曼检测装置上,从而可以方便测试人员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安装定位机构,且方便维护,可单独送修。
另外,定位机构通过拉曼探头与拉曼检测装置连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学耦合效率。
另外,定位机构上还设有弹出按键;弹出按键用于将SERS机构从定位机构中弹出,从而在测量完毕时,能够快速、方便的将SERS机构从定位机构中弹出,方便在下次测试时,插入符合测试要求的SERS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7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