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高温烧结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6945.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5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国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0;F27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8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密封 保温层 保温砖层 块组 贴合 烧结炉主体 炉盖主体 烧结炉 本实用新型 高效高温 固定贴合 外侧设置 密封 主体左右两侧 炉盖顶部 左右两侧 控制杆 有效地 炉盖 回收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高温烧结炉,包括烧结炉主体,所述烧结炉主体顶部外侧设置上保温砖层,在上保温砖层顶部外侧设置第一环形密封保温层,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保温层上设置第二环形密封保温层,第一环形密封保温层与第二环形密封保温层设置在炉盖主体内,所述炉盖主体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第一贴合块组,第一贴合块组通过第一密封块固定贴合,在炉盖主体上设置圆弧炉盖,所述圆弧炉盖顶部设置控制杆,在烧结炉主体底部外设置下保温砖层,所述下保温砖层设置在炉底主体内,在炉底主体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第二贴合块组,第二贴合块组通过第二密封块固定贴合,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解决了烧结炉能源无法充分利用及回收而浪费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高温烧结炉。
背景技术
烧结炉是指使粉末压坯通过烧结获得所需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专用设备。烧结炉用于烘干硅片上的浆料、去除浆料中的有机成分、完成铝背场及栅线烧结。为了保证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的脱蜡(润滑剂或成形剂)、还原、合金化、组织转变等顺利进行,烧结时需要对烧结温度、保护气氛、压坯传送方式、加热和冷却速度等进行精确的控制。
传统烧结炉炉壁的保温装置简单,仅由保温砖或石棉填充而成,无法有效地防止热传递的损耗,更无法避免热能通过红外热辐射方式的散失。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叙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高温烧结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高温烧结炉。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高温烧结炉,包括烧结炉主体,所述烧结炉主体顶部外侧设置上保温砖层,在上保温砖层顶部外侧设置第一环形密封保温层,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保温层上设置第二环形密封保温层,第一环形密封保温层与第二环形密封保温层设置在炉盖主体内,所述炉盖主体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第一贴合块组,第一贴合块组通过第一密封块固定贴合,在炉盖主体上设置圆弧炉盖,所述圆弧炉盖顶部设置控制杆,在烧结炉主体底部外设置下保温砖层,所述下保温砖层设置在炉底主体内,在炉底主体左右两侧外分别设置第二贴合块组,第二贴合块组通过第二密封块固定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固定于烧结炉固定框架内,在烧结炉固定框架底部设置支撑架,所述烧结炉主体内设置不锈钢外壳,在不锈钢外壳四周设置加热线圈,所述不锈钢外壳内设置坩埚底座,在坩埚底座下设置主支撑底座,不锈钢外壳外设置内衬,所述内衬设置在烧结炉主体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通过螺栓锁紧固定第一贴合块组与第二贴合块组,且第一贴合块组与第二贴合块组内分别设置橡胶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内衬设置为硅酸铝纤维棉层或氧化铝纤维棉层。
优选的,所述烧结炉主体、炉盖主体、圆弧炉盖和炉底主体均为双层水循环金属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解决了烧结炉能源无法充分利用及回收而浪费等问题,多个环形密封保温层、下保温砖层和上保温砖层的设置将使能量不易流失,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成本,使用特殊保温材料的设置将更好的配合烧结炉的保温结构,使烧结炉能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烧结炉主体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烧结炉主体;2、上保温砖层;3、第一环形密封保温层;4、第二环形密封保温层;5、炉盖主体;6、第一贴合块组;7、第一密封块;8、圆弧炉盖;9、控制杆;10、下保温砖层;11、第二贴合块组;12、烧结炉固定框架;13、支撑架;14、不锈钢外壳;15、加热线圈;16、坩埚底座;17、主支撑底座;18、内衬;19、第二密封块;20、炉底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国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国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69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