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触控模组及车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6831.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1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庆;林树茂;李锋;李志成;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9F9/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陈卫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基板 触控模组 盖板 玻璃夹层 触控电极层 车载终端 本实用新型 防眩粒子 电容式触控 外界冲击 显示效果 重影现象 电极层 显示层 粘接层 打散 粘合 飞溅 反射 粘接 破碎 折射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触控模组及车载终端,该车载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基板、通过粘接层与所述触控基板固定连接的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触控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层一侧的玻璃夹层膜、粘合于所述玻璃夹层膜远离所述触控基板一侧的盖板和设于所述盖板与触控基板之间的AMOLED显示层;所触控电极层为电容式触控电极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触控模组及车载终端使得触控基板置于盖板的内侧面,受到良好的保护,而且盖板受到外界冲击导致破碎之后依然能够粘接于玻璃夹层膜上实现固定,不会产生飞溅,有效提高车载触控模组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在玻璃夹层膜中分散了防眩粒子之后,由于防眩粒子的存在可以有效打散光线在触控基板及盖板中间的反射和折射,从而可以有效改善重影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车载触控模组及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触控模组是实现触控控制的一种设备,能够实现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功能。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触控模组被应用到多种领域,从常见的银行、通信运营商等部门的业务查询设备,到电子游戏、多媒体教学等个人通讯设备,以及工业或个人使用用的触控电脑或车载终端等等。
对于车载触控模组,考虑到车辆运行情况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头碰试验,即需要保证触控模组在玻璃破碎后不会飞溅,以保证乘车人身安全。此外,现有的触控模组需要搭配显示模组来实现显示的功能,为了减少耗电,一般显示模组会有自动息屏的设置,而车载终端一般需要长期显示时间等常用信息,因此现有的车载终端需要唤醒显示模组才能实现显示,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控模组,它可以具备优异的防止破碎飞溅的功能,还能提供基础信息的显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基板、通过粘接层与所述触控基板固定连接的触控电极层、设于所述触控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层一侧的玻璃夹层膜、粘合于所述玻璃夹层膜远离所述触控基板一侧的盖板和设于所述盖板与触控基板之间的AMOLED显示层;所触控电极层为电容式触控电极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MOLED显示层一侧固定于所述玻璃夹层膜上,另一侧通过光学胶粘接于所述触控基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MOLED显示层所述AMOLED显示层的尺寸小于所述盖板的尺寸;所述AMOLED显示层一侧通过光学胶粘接于所述盖板上,另一侧粘接于所述玻璃夹层膜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玻璃夹层膜的材料为PVB、EVA或SGP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夹层膜中分散有防眩粒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眩粒子重量占所述导电散热层的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眩粒子的直径为2-10u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控基板的厚度为1.1mm,所述玻璃夹层膜的厚度为0.38mm,所述盖板的厚度为0.7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设有一贯穿所述触控基板、粘接层、触控电极层、玻璃夹层膜、盖板和AMOLED显示层的通孔。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触控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6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写输入装置及其手写输入本
- 下一篇:触摸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