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6366.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0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器骨架 红外线发生器 旋转腔 远红外 转盘 红外线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 旋转槽 支撑柱 外壁 底板 铰接轴铰接 支撑柱顶端 中心位置处 底板顶端 独立使用 控制面板 旋转支杆 插头 治疗仪 转动节 立柱 内壁 支臂 便利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治疗仪,包括底板、转盘、仪器骨架、支撑柱和旋转腔,所述底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旋转腔,旋转腔的内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固定有仪器骨架,仪器骨架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仪器骨架的顶端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的一侧固定有U型块,U型块两端的内壁上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二支臂,所述U型块顶端的一侧固定有立柱,所述旋转支杆远离转动节的一侧设有远红外红外线发生器,所述远红外红外线发生器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插头。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治疗仪在使用时的便利程度,提高了治疗仪的使用范围,而且实现了远红外红外线发生器独立使用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红外线治疗仪。
背景技术
红外线治疗仪,是采用远红外波谱作用于人体皮下深层组织,达活化组织细胞,增强细胞代谢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种治疗仪是一种泛泛的保健型治疗仪,在医疗器材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红外线治疗仪结构较为简单,功能单一,而且无法实现远红外红外线发生器的单独使用功能,还有些红外线治疗仪无法实现角度的调节功能,从而严重的影响了红外线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程度,甚至有些红外线治疗仪旋转时较为繁琐,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线治疗仪,包括底板、转盘、仪器骨架、支撑柱和旋转腔,所述底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旋转腔,旋转腔的内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固定有仪器骨架,仪器骨架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仪器骨架的顶端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的一侧固定有U型块,U型块两端的内壁上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二支臂,所述U型块顶端的一侧固定有立柱,立柱的两侧壁上皆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第二支臂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臂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定块,连接定块远离第二支臂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一侧的连接定块外壁上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支臂远离连接定块的一端固定有中通支撑体,中通支撑体的顶端铰接有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支杆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转动节,且第一支臂的输出端与转动节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杆远离转动节的一侧设有远红外红外线发生器,且远红外红外线发生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远红外红外线发生器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插头,所述远红外红外线发生器靠近旋转支杆一侧的两端皆安装有卡块,且卡块与旋转支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块远离远红外红外线发生器一端的两侧壁上皆设有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旋转支杆一端的表面设有插孔,且插孔与插头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卡块位置处的旋转支杆表面皆设有销孔,且销孔与定位销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器骨架远离控制面板一侧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且锁紧螺栓靠近仪器骨架的一端延伸至旋转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仪器骨架外侧的底板顶端设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6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多源红外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美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