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生产废气三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5814.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8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莫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鑫大公路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5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杨丰佳 |
地址: | 525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洗塔 回收系统 过滤塔 中和塔 废气 本实用新型 沥青生产 废气回收 过滤干燥 物质回收 中和液 掉落 沸点 冷却 中和 回收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生产废气三塔回收系统,包括水洗塔、中和塔和过滤塔,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洗塔、中和塔和过滤塔三塔进行废气回收,在水洗塔中将部分溶于水的物质回收,并且通过水洗降温,将一些沸点较低的物质冷却成掉落到水洗塔下方,在中和塔通过中和液进行中和,避免排出去的气体酸性太强,最后过滤塔进行过滤干燥,并且进行监测,本废气三塔回收系统造价低廉,并且达到了很好的回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回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生产废气三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沥青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果废气不进行回收中和,不仅影响环境,而且给职工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现有的废气回收系统造价太贵,给企业生产带来了很大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沥青生产废气三塔回收系统,通过三个塔对沥青生产废气进行回收,达到回收效果好,成本较低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沥青生产废气三塔回收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沥青生产废气三塔回收系统,包括水洗塔、中和塔和过滤塔,所述水洗塔的出料口连接所述中和塔的进料口,所述中和塔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过滤塔的进料口,所述水洗塔的进料口设置在水洗塔的下方,所述水洗塔的出料口设置在水洗塔的上方,所述水洗塔的上方设有第一喷淋器,所述第一喷淋器通过管道与抽水泵连接所述水洗塔的下方,所述水洗塔下方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上方设有一个出液口,所述中和塔的进料口设置在中和塔的下方,所述中和塔的出料口设置在中和塔的上方,所述水洗塔与所述中和塔之间的连接管道倾斜放置,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水洗塔连接处位于高点,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中和塔连接处位于低点,所述中和塔的下方设有中和液,所述中和塔的上方设有第二喷淋器,所述第二喷淋器通过管道与抽水泵连接所述中和塔的下方,所述过滤塔依气体流动方向分别设有水洗室、干燥室、异味净化室和监测室,所述水洗室设有第三喷淋器、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喷淋器设置在所述水洗室的上方,所述第三喷淋器连接所述进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设置在所述水洗室的下方,所述干燥室设有干燥剂,所述异味净化室设有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连接一个储罐,通过储罐回收密度较低的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水洗塔与所述中和塔下方均设有一个PH计,通过PH计检测液体的酸碱性,定时换水洗塔和中和塔内的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水洗塔与所述中和塔垂直放置,所述过滤塔横向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洗塔、中和塔和过滤塔三塔进行废气回收,在水洗塔中将部分溶于水的物质回收,并且通过水洗降温,将一些沸点较低的物质冷却成掉落到水洗塔下方,在中和塔通过中和液进行中和,避免排出去的气体酸性太强,最后过滤塔进行过滤干燥,并且进行监测,本废气三塔回收系统造价低廉,并且达到了很好的回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沥青生产废气三塔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水洗塔;11、第一喷淋器;12、集液槽;13、出液口;2、中和塔;21、中和液;22、第二喷淋器;3、过滤塔;31、水洗室;311、第三喷淋器;312、进水管道;313、排水管道;32、干燥室;33、异味净化室;34、监测室;4、连接管道;5、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鑫大公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鑫大公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5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