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专用喷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5608.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3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袁敏;童成刚;周建民;肖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磐吉奥(湖南)铸造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 孔板 底板 快拆接头 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 耐高温胶管 喷涂装置 压铸 固定螺丝 节约材料 两侧设置 喷涂均匀 生产效率 一端连接 安装架 喷雾机 铜管 改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专用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底板(8)两侧设置有孔板(3),所述喷涂底板(8)与孔板(3)通过固定螺丝(1)固定在设备喷涂安装架(7)上,所述喷涂底板(8)底部设置有快拆接头(2),所述快拆接头(2)与喷雾机相连,所述孔板(3)上设置有与喷涂目标相对应的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位于孔板(3)内侧一端与耐高温胶管(5)一端连接,所述耐高温胶管(5)的另一端与快拆接头(2)连接,所述连接头(4)位于孔板(3)外侧一端与铜管(6)连接。本实用新型兼具减少调整时间、稳定性好、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喷涂均匀、改装方便、节约材料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专用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铸造工艺中,对模具喷涂脱模剂使其铸件能在型腔内顺利的脱模,同时控制模具表面温度,为铸件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关键工序,原有的铜管式喷涂,由于位置随机性大,喷涂点不准确,每次生产调试时,都需要调整铜管位置,费时费力,且一致性不好,压铸喷雾机喷头采用铝板和铜管的方式,脱模剂通过铜管喷洒到模具表面,用于平衡模温、润滑模具、隔离铝液和型腔等,铜管长度过长,管内易结垢堵塞,堵塞后无法对喷涂点喷脱模剂,且耗时长、人工操作不稳定,容易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调整时间、稳定性好、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喷涂均匀、改装方便、节约材料的压铸专用喷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铸专用喷涂装置,它包括设备喷涂安装架7、喷涂底板8,所述设备喷涂安装架7与喷涂底板8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底板8两侧设置有孔板3,所述孔板3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孔板3与目标模仁的大小对应,所述喷涂底板8与孔板3通过固定螺丝1固定在设备喷涂安装架7上,所述固定螺丝1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从设备喷涂安装架7上获得固定支撑,提高稳定性,保证一致性,所述喷涂底板8底部设置有快拆接头2,所述快拆接头2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快速拆卸调整,所述快拆接头2与喷雾机相连,使喷雾机喷出的脱模剂能进入快拆接头2,所述孔板3上设置有与喷涂目标相对应的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设置有至少一个,无需频繁调整,所述连接头4位于孔板3内侧一端与耐高温胶管5一端连接,所述耐高温胶管5的另一端与快拆接头2连接,所述耐高温胶管5设置有至少一根,使脱模剂能进入连接头4,所述所述连接头4位于孔板3外侧一端与铜管6连接,所述铜管6设置有至少一根,使脱模剂能顺利喷出完成喷涂工作。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传动带采用链条或皮带,以确保传动效率。
所述喷雾机可切换喷雾模式或喷气模式,切换喷雾模式以完成脱模剂喷涂工作,切换喷气模式以吹匀脱模剂、吹落异物。
所述耐高温胶管5采用乙丙橡胶或氟橡胶或硅橡胶制作,提高胶管耐热性能,增强稳定性。
所述铜管6的长度为5cm,以免铜管6过长产生摆动以及导致管内结垢堵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减少调整时间、稳定性好、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喷涂均匀、改装方便、节约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直接利用原有的喷涂底板,节约了材料,在底板上固定两片与目标模仁大小等同的孔板,改装方便,稳定性好,针对模仁表面的温度及形状,在孔板与模仁的目标位置固定连接头设置铜管,以减少调整时间,提高稳定性,使用时,只需简单固定在喷雾机,喷涂时不会因铜管过长而产生摆动,影响位置,从而能很好的保证每次喷涂的均匀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磐吉奥(湖南)铸造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磐吉奥(湖南)铸造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5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