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有红外线扫描探测装置的卷帘自动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15178.7 | 申请日: | 2017-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0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章正;吴子豪;罗付宏;史科磊;黄佳春;马宁;董和辉;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43 | 分类号: | E05F15/43;E06B7/28;E06B9/08;E06B9/88;E06B9/80;E06B9/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电机 帘片 本实用新型 光幕接收器 红外线扫描 探测装置 卷轴 安装架 驱动轮 自动门 卷帘 红外线发射器 红外线接收器 安装方便 对称安装 卷轴安装 卷轴内壁 竖直安装 依次连接 横向边 下端部 内壁 三段 尾塞 下端 电机 探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有红外线扫描探测装置的卷帘自动门,包括管状电机,驱动轮和卷轴,所述的卷轴的一端内安装有管状电机,管状电机的主轴上安装有与卷轴内壁连接的驱动轮,所述的卷轴安装管状电机的一端内安装有电机皇冠轮,另一端内安装有尾塞,所述的管状电机下端部安装有三段起始帘片,起始帘片的下端安装有若干横向边依次连接的横向帘片,位于最下端的横向帘片下侧安装有底梁,所述的横向帘片两侧对称安装有两条光幕接收器安装架,两条光幕接收器安装架内壁内竖直安装有分别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探测范围广、安装方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帘自动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有红外线扫描探测装置的卷帘自动门。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门卷闸门的安全防夹主要通过安装单个或双个光眼,探测人或物进行再开门控制;其主要缺陷是光束少,保护的范围只局限于光眼的位置,因此存在很大的盲区,容易造成漏保护。同时由于正常关门时不能触发开门信号,因此只能安装在门的外部,再通过支架或角铁加以固定,安装也较为麻烦且不美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新的自动门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有红外线扫描探测装置的卷帘自动门,采用红外阵列(光幕)来弥补盲区过大,通过软件自动区分开关门和人遮挡,实现探测装置安装于门滑道两侧,可直接卡入,安装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有红外线扫描探测装置的卷帘自动门,包括管状电机,驱动轮和卷轴,所述的卷轴的一端内安装有管状电机,管状电机的主轴上安装有与卷轴内壁连接的驱动轮,所述的卷轴安装管状电机的一端内安装有电机皇冠轮,另一端内安装有尾塞,所述的管状电机下端部安装有三段起始帘片,起始帘片的下端安装有若干横向边依次连接的横向帘片,位于最下端的横向帘片下侧安装有底梁,所述的横向帘片两侧对称安装有两条光幕接收器安装架,两条光幕接收器安装架内壁内竖直安装有分别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内安装有感应灯,位于上部的感应灯间隔在160~170㎜之间,位于下部的感应灯之间的间隔在40~45㎜之间。
所述的卷轴外圈上均匀布置有四个护套,所述的起始帘片安装在相邻护套的间隔上。
所述的卷轴外侧包裹有罩壳。
所述的罩壳的两端均安装有端部盖板,其中一个端部盖板,的内部上安装有与卷轴对应的导向装置。
所述的底梁下端面安装有底梁胶条。
所述的光幕接收器安装架靠近横向帘片的一侧开口内安装有毛条。
所述的横向帘片的两端上均安装有与毛条对应的端卡。
所述的光幕接收器安装架开口处布置有导轨。
将上部的感应灯之间的间距扩大能够有效的增大探测范围,而下部的感应灯间距缩小能够有效的避免探测误差,同时对帘门下降速度进行减速,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有红外线扫描探测装置的卷帘自动门,采用红外阵列(光幕)来弥补盲区过大,通过软件自动区分开关门和人遮挡,实现探测装置安装于门滑道两侧,可直接卡入,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光幕接收器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感应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示:1、驱动轮,2、卷轴,3、罩壳,4、端部盖板,5、导向装置,6、尾塞,7、护套, 8、毛条,9、导轨,10、端卡,11、横向帘片,12、底梁,13、底梁胶条,14、电机皇冠轮,15、管状电机,16、光幕接收器安装架,17、红外线发射器,18、红外线接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微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5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擎盖开启机构及联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乘客门快速逃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