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带针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5011.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钝头 管体 可拆卸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 半圆弧形 外端部 针胸 误伤 螺纹连接 依次连接 过渡段 连接段 胸管 器官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带针胸管,包括管体和针头,所述针头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连接段,过渡段和钝头,所述管体与所述针头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钝头的外端部为半圆弧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和针头之间经螺纹连接,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方便了以后的更换,针头的外端部为钝头,钝头为半圆弧形设置既保证了其胸管的插入作用,又避免了对患者内部其它器官的误伤,安全性更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带针胸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救治中,当患者出现外伤性血气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气胸压迫呼吸或需要切开胸膜腔时,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到带针胸管。带针胸管的作用是排出胸膜腔内的体液或气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恢复心肺功能。
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现有的带针胸管针头都是尖锐的,因此当医护人员往患者胸腔里插入带针胸管的时候,尤其是新手医护人员,很容易误伤到患者的其它器官或者组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带针胸管,管体和针头做成了可拆卸式连接,方便了以后的更换,针头的外端部为钝头式的设置,避免了带针胸管对患者胸腔内部其它器官的误伤,使用更加安全,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针胸管,包括管体和针头,所述针头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连接段,过渡段和钝头,所述管体与所述针头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钝头的外端部为半圆弧形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体靠近所述针头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段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管体与所述针头之间经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多个引流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多个刻度标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段的直径由所述管体朝向针头方向逐渐缩小,所述过渡段的外壁为弧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和针头分别设置有螺纹接口,做成了可拆卸式连接,方便了以后的更换,针头的外端为钝头,钝头的半圆弧形设置既保证了胸管本身的插入作用,又避免了对患者胸腔内部其它器官的误伤,使用更加安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体;2、内螺纹;3、连接段;4、过渡段;5、钝头;6、外螺纹;7、刻度标识;8、引流孔;9、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新型带针胸管,包括管体1和针头9,所述针头9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连接段3,过渡段4和钝头5,所述管体1与所述针头9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钝头5的外端部为半圆弧形设置。
所述管体1靠近所述针头9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内螺纹2,所述连接段3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2相配合的外螺纹6,所述管体与所述针头之间经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多个引流孔8,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多个刻度标识7。
所述过渡段4的直径由所述管体朝向针头方向逐渐缩小,所述过渡段4的外壁为弧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管体1靠近所述针头9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内螺纹2,所述连接段3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2相配合的外螺纹6,所述管体与所述针头之间经内外螺纹连接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方便了后期对针头的更换。针头的外端为钝头,采用半圆弧形设置,较之以往尖头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针头插入患者胸腔内对其它器官造成误伤,使用更加的安全。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5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