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的废气再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4168.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8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诗凯;吴立航;刘金玲;刘志鹏;林松扬;陈登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纺检测(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箱 连接管 进气口 过滤管 废气再处理装置 出气口 吸气箱 伸入 过滤机构 色谱仪 本实用新型 放射性物质 废气排放管 杂质吸附 抽风扇 连通 废气 健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的废气再处理装置,废气再处理装置包括吸气箱、抽风扇以及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管、第二过滤管、第三过滤管、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第三过滤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吸气箱的进气口与废气排放管连通并且吸气箱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第一过滤箱的进气口且连接第一过滤管,第一连接管从第一过滤箱的出气口伸入第二过滤箱的进气口,第二连接管从第二过滤箱的出气口伸入第三过滤箱的进气口,本新型将废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等杂质吸附后方排入大气中,保护了环境,为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保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的废气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是采用气相色谱柱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需通过载气传输待检测样品。气相色谱仪在食品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化学、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气相色谱仪包括废气排放管,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包含微量的放射性物质或者挥发性物质,由于该放射性物质或挥发性物质含量很小,因此实验过程中都将废气通过废气排放管直接排放到房间,然而有害物质在封闭的房间内积少成多,会对实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的废气再处理装置,将废气进行净化后再排入大气,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的废气再处理装置,其中,废气再处理装置包括吸气箱、抽风扇以及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管、第二过滤管、第三过滤管、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第三过滤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所述抽风扇置于吸气箱内,所述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以及第三过滤箱由左往右依次连通设置并且每一过滤箱均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气箱的进气口与废气排放管连通并且吸气箱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第一过滤箱的进气口且连接第一过滤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从第一过滤箱的出气口伸入第二过滤箱的进气口并且第一连接管伸入第二过滤箱的一端连接第二过滤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从第二过滤箱的出气口伸入第三过滤箱的进气口并且第二连接管伸入第三过滤箱的一端连接第三过滤管,所述第三过滤箱的出气口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管容置硅胶和沸石分子,所述第三过滤管容置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管设有换物筒、第一过气盖和第二过气盖,该第一过气盖和第二过气盖的表面均设有过气孔并且第二过气盖设在第一过滤管的进气口,该换物筒还设有出物口和出物通道,该出物口环设在换物筒的侧面并且出物通道与出物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管的出气口设有内螺纹,所述换物筒表面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左侧于第一过滤管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过气盖的环形凸台,所述第一过气盖侧部的右面设有第一磁铁和密封垫,所述环形凸台设有第二磁铁,该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吸设置,该环形凸台中部的通孔与所述换物筒匹配设置并且环形凸台还设有向左延伸的环形导轨,所述第一过气盖滑动设在环形导轨上,该第一过气盖中部设有供换物筒抵顶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新型涉及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的废气再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将废气灵活处理,将放射性物质等杂质吸附后方排入大气中,保护了环境,为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保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管的左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纺检测(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纺检测(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4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加工工艺的烟尘处理设备
- 下一篇:双层立式活性炭吸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