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锅底料出锅后凉制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7774.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0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老绵羊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A23P3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锅底料 搅拌组件 出料口 搅拌腔体 搅拌装置 搅拌刀 搅拌腔 搅拌轴 出锅 电机 体内 第二进料口 第一进料口 传输管道 温度过高 温度效果 运输平台 传输带 隔离板 灌装机 锅底料 冷却腔 离心泵 隔层 申请 空调 保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火锅底料出锅后凉制用设备,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搅拌装置、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空调、冷却腔、第三出料口、离心泵、传输管道、灌装机、运输平台、隔层和传输带,所述第一搅拌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腔体、第二搅拌腔体和隔离板,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刀,所述第二搅拌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刀,本申请通过对火锅底料的多次后凉处理,保证最佳的火锅底料后凉温度效果,以解决由于温度过高而影响火锅底料口感及色泽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制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锅底料出锅后凉制用设备。
背景技术
火锅底料是一种制作火锅所用到的各种原材料与调味料,制作火锅底料用到的原料有,牛油,清油,猪油,鸡油,葱姜蒜,豆豉,各种香料,豆掰酱等,制作过程是将上述混合物高温翻炒,已达到相互入味。
由于火锅底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高温翻炒,翻炒后灌装封袋或封瓶,由于高温下直接灌装不仅会影响火锅底料的味道、色泽,在采用塑料包装灌装的情况下,高温的火锅底料可能会对塑料包装造成物质分解,进而残留在火锅底料中,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对火锅底料进行出锅后凉。
现有的火锅底料出锅后凉采用搅拌的模式,在搅拌后,火锅底料的温度仍然在50-60℃,后续灌装时还会影响火锅底料的味道及色泽,尤其对于麻辣类火锅底料来说,温度过高的情况灌装会导致辣味的严重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火锅底料出锅后凉制用设备,保证最佳的火锅底料后凉温度效果,以解决由于温度过高而影响火锅底料口感及色泽问题。
一种火锅底料出锅后凉制用设备,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搅拌装置、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空调、冷却腔、第三出料口、离心泵、传输管道、灌装机、运输平台、隔层和传输带。
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的顶部。
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的底部。
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搅拌装置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出料口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冷却腔的一端连接。
所述冷却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料口的一端连接。
所述空调设置在所述冷却腔的顶部。
所述第三出料口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心泵的一端连接。
所述离心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传输管道的一端连接。
所述传输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灌装机连接。
所述运输平台设置在所述灌装机的底部。
所述隔层设置所述运输平台的顶部。
所述传输带设置在所述隔层的顶部。
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冷却腔、所述第三出料口在一条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腔体、第二搅拌腔体和隔离板。
所述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的中部,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搅拌装置在一条轴线上。
所述第一搅拌腔体设置在所述隔离板的顶部。
所述第二搅拌腔体设置在所述隔离板的底部。
所述第一搅拌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与所述第一搅拌腔体在一条轴线上。
所述第二搅拌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老绵羊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银川老绵羊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7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洒系统
- 下一篇:用于电子烟的降温元件及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