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料岩屑百格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06418.7 | 申请日: | 201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0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宋春彦;王剑;付修根;马龙;王东;彭清华;申华良;万友利;卫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5D25/06 | 分类号: | B65D25/06;B65D77/04;B65D43/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屑 容纳槽 格盒 盒盖 盒体 新型塑料 样本盒 外盒 本实用新型 透明塑料 可开合 体内 隔板 装岩 标注 样本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塑料岩屑百格盒。其包括外盒和放置于所述外盒内的多个岩屑样本盒;所述外盒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盒体和盒盖;在所述盒体内形成有一方形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容纳槽;所述岩屑样本盒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且在每个所述第一隔板上还形成有多个岩屑薄片容纳槽;所述盒盖可开合的设置在盒体上;所述岩屑样本盒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第二盒体和第二盒盖;在所述第二盒体内形成有岩屑样本容纳槽;所述第二盒盖可开合的与所述第二盒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塑料岩屑百格盒能够非常方便观察岩屑特征,可标注大量岩屑信息,可以避免岩屑混合,并且增加了装岩屑薄片的功能,使岩屑百格盒的功能更加完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录井设备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塑料岩屑百格盒。
背景技术
在录井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将每一米钻井所获取的岩屑装在一种木质百格盒中,便于后期观察和研究。但是,这种木质百格盒受气温变化影响,木质格板容易变形,导致百格盒中隔板之间的连接缝隙变大,相邻小格内的岩屑易混合;而且这种百格盒在长距离运输途中,受颠簸影响,岩屑也容易混合。另外,这种木质百格盒只能打开盖子才能观察岩屑特征,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塑料岩屑百格盒。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塑料岩屑百格盒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塑料岩屑百格盒,其包括外盒和放置于所述外盒内的多个岩屑样本盒;
所述外盒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盒体和由透明塑料制成的盒盖;在所述盒体内形成有一方形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互垂直,使得所述凹槽被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割为多个容纳槽;所述岩屑样本盒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且在每个所述第一隔板上还形成有多个岩屑薄片容纳槽;所述盒盖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盒体上;并且在所述盒盖上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扣安装部,所述第一卡扣安装部通过第一可拆卸的卡扣连接结构与所述盒体相连接;
所述岩屑样本盒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第二盒体和由透明塑料制成的第二盒盖;在所述第二盒体内形成有岩屑样本容纳槽;所述第二盒盖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盒体上;并且在所述第二盒盖上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安装部,所述第二卡扣安装部通过第二可拆卸的卡扣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盒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塑料岩屑百格盒将其设计为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外盒以及岩屑样本盒两大部分,使用时将岩屑样本放入岩屑样本盒的盒体内并盖上岩屑样本盒的盒盖,再将所有岩屑样本盒放入外盒盒体的容纳槽内,然后盖上外盒的盒盖;如此可以避免岩屑样本盒内的岩屑样本漏出和一种岩屑样本中混入另一种岩屑样本;并且通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的塑料岩屑百格盒可以不用打开盒盖就能直接观察到其内的岩屑样本,便于查看;同时通过在第一隔板上设置岩屑薄片容纳槽,使其可以放置更多的岩屑薄片,充分利用盒内的空间。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塑料岩屑百格盒,既避免了因温度影响产生的格板变形以及长途运输的颠簸等导致岩屑混合,又可以在不打开盒盖的情况下就可以观察岩屑的特征,还可以增加岩屑薄片容纳槽,使其可以放置更多的岩屑薄片,充分利用盒内的空间;从而大大增加岩屑百格盒的功能。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外盒的盒体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标签放置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标签放置结构包括第一透明塑料板;所述第一透明塑料板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外盒的盒体外壁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透明塑料板与所述外盒的盒体外壁之间形成第一标签放置空间。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岩屑样本盒的第二盒体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标签放置结构;在所述岩屑样本盒的第二盒盖上设置有第三标签放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6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