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桩防渗墙与底板连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6192.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洪浩然;王鑫;刘荣华;曾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 搅拌桩 底板 防渗凹槽 连接槽 本实用新型 底板连接 底面 沥青 底板连接处 防渗体系 防渗效果 渗流通道 水平防渗 一体成型 翼墙 止水 铺盖 混凝土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桩防渗墙与底板连接构造,包括底板以及搅拌桩防渗墙,所述搅拌桩防渗墙的顶部设有连接槽,该连接槽的底部设有防渗凹槽,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凸起一,凸起一由混凝土制成,凸起一与底板为一体成型,凸起一设于连接槽内,该凸起一的底部设有凸起二,该凸起二设于防渗凹槽内,凸起二的底面与防渗凹槽的底面之间设有沥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得搅搅拌桩防渗墙与水平防渗体铺盖及翼墙的底板连接处的防渗效果好,且沥青起到了止水的作用,采用这种措施能够完全切断渗流通道,使防渗体系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桩防渗墙与底板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水工建筑物的防渗一直是水工设计的关键问题,根据相关规范,当水工建筑物基础位于粉土、粉细砂、轻砂壤土或轻粉质砂壤土等土层中时,建筑物上游宜采用铺盖和垂直防渗体相结合的布置形式。搅拌桩防渗墙作为低水头水工建筑物透水地基条件下的垂直防渗处理措施,施工方便、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但搅拌桩防渗墙与水平防渗体铺盖及翼墙的底板连接处往往容易形成渗透隐患或造成防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桩防渗墙与底板连接构造,解决了现有技术搅拌桩防渗墙与水平防渗体铺盖及翼墙的底板连接处往往容易形成渗透隐患或造成防渗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搅拌桩防渗墙与底板连接构造,包括底板以及搅拌桩防渗墙,所述搅拌桩防渗墙的顶部设有连接槽,该连接槽的底部设有防渗凹槽,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凸起一,凸起一由混凝土制成,凸起一与底板为一体成型,凸起一设于连接槽内,该凸起一的底部设有凸起二,该凸起二设于防渗凹槽内,凸起二的底面与防渗凹槽的底面之间设有沥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沥青的厚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凸起一的底面与连接槽的底面之间位于凸起二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橡胶垫片的厚度为4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凸起二的两侧面与防渗凹槽的两个侧面之间设有沥青油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沥青油毡的厚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得搅搅拌桩防渗墙与水平防渗体铺盖及翼墙的底板连接处的防渗效果好,且沥青起到了止水的作用,采用这种措施能够完全切断渗流通道,使防渗体系安全、可靠;
2、橡胶垫片与沥青油毡进一步确保止水效果,从而进一步确保防渗体系的安全与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搅拌桩防渗墙与底板连接构造,包括底板1以及搅拌桩防渗墙4,所述搅拌桩防渗墙4的顶部设有连接槽,该连接槽的底部设有防渗凹槽,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凸起一11,凸起一11由混凝土制成,凸起一11与底板1为一体成型,凸起一11设于连接槽内,该凸起一11的底部设有凸起二12,该凸起二12设于防渗凹槽内,凸起二12的底面与防渗凹槽的底面之间设有沥青3,所述沥青3的厚度为10mm,所述凸起一11的底面与连接槽的底面之间位于凸起二1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橡胶垫片2,所述橡胶垫片2的厚度为4mm,所述凸起二12的两侧面与防渗凹槽的两个侧面之间设有沥青油毡5,所述沥青油毡5的厚度为2mm。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6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