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河道水质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5768.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5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胥昕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胥昕怡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叶龙飞;胡晶 |
地址: | 2011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岛 承托层 生态浮岛 风能 太阳能 潜水泵 填料层 河道水质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 分布式电站 受污染水体 河道水质净化 表面附着 河道水质 生物浮岛 有机物 生物链 生物膜 引水管 有效地 去除 新能源 河面 悬浮 污染物 河道 河水 净化 分配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河道水质净化系统,包括生态浮岛、种植在生态浮岛的浮岛植物和太阳能兼风能分布式电站;其中,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承托层和浮岛填料层,浮岛承托层悬浮于河面上,且在浮岛承托层的下面设有表面附着生物膜的浮岛填料层;在生态浮岛的一侧设有潜水泵,潜水泵将受污染水体经引水管送至所述的浮岛承托层并由浮岛承托层分配至浮岛填料层;太阳能兼风能分布式电站与所述的潜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新能源进行河道水质净化,并通过强化受污染水体与生物浮岛接触,和河道生物链净化作用,实现河道水质的持续提升,有效地去除河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河道水质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而且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系统性强,工作涉及面广。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责任主体,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指导地方落实并提出目标:2017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当前河道治理难面临的问题较多,其中河道自净能力不足是其重要原因,虽然,以生态浮岛为代表的水质净化措施大量应用,但是其效果仍然不尽人意,主要由于受污染水体与生态浮岛缺乏接触,同时缺乏足够的能量输入以及河道夜间溶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河道水质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河道能源输入的不便或不足,受污染水体与生态浮岛缺乏接触和河道夜间溶氧不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河道水质净化系统,包括生态浮岛、种植在所述的生态浮岛的浮岛植物和太阳能兼风能分布式电站;
其中,所述的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承托层和浮岛填料层,所述的浮岛承托层悬浮于河面上,且在所述的浮岛承托层的下面设有表面附着生物膜的所述的浮岛填料层;
在所述的生态浮岛的一侧设有潜水泵,所述的潜水泵将受污染水体经引水管送至所述的浮岛承托层并由所述的浮岛承托层分配至所述的浮岛填料层;
所述的太阳能兼风能分布式电站与所述的潜水泵连接,供给电能。
优选为,还包括与所述的太阳能兼风能分布式电站电路连接的夜光灯,在所述的浮岛承托层上设有若干个所述的夜光灯。
优选为,所述的夜光灯为圆形夜光灯。
优选为,所述的浮岛植物的根系延伸进入所述的浮岛填料层。
优选为,所述的浮岛植物的根系长度为20~30cm。
优选为,所述的浮岛植物的种植密度为20~30株/m2。
优选为,所述的浮岛填料层由若干个装有悬浮填料的不锈钢网箱串联组合而成,所述的悬浮填料的体积填充比例为3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胥昕怡,未经胥昕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5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元式人工湿地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水处理功能的观景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