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电池的极耳捏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5664.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1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良;高峰;张要枫;张谢恩;杨小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侯峰 |
地址: | 05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捏合 极耳 本实用新型 方形电池 电池品质 电芯极耳 体积能量 现有设备 占用空间 捏合处 锂电池 卷绕 配组 背面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电池的极耳捏合结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两电芯极耳卷绕完成电芯配组后,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两个极耳通过单面底部捏合,并且捏合处位于第二电芯的背面侧。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优化,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提高电池品质;并且在提升锂电池体积能量比的同时,缩小了电芯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电池的极耳捏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方型锂离子电池通常包括电芯、盖板组件、连接铝片,盖板组件与连接铝片为焊接后整体零件,装配时,带有连接铝片的盖板组件与电芯极耳采用超声波焊接一起;电芯配组成功后极耳松散与连接铝片连接时容易发生连接不上或连接不完全,而且,电芯与连接铝片连接后,经过后续装配段时容易有极耳断裂,影响电池导电性能。
如图1、2所示,现有的极耳是捏合在两个电芯的中间,这样,极耳的弯折次数过多并且对超声波焊接机要求较高,需增加相应焊接平台或其他方式夹具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电池的极耳捏合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方形电池的极耳捏合结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两电芯极耳卷绕完成电芯配组后,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两个极耳通过单面底部捏合,并且捏合处位于第二电芯的背面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极耳捏合为L型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极耳采用超声波焊接捏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极耳捏合时的超声波焊接点与极耳的裁剪部分位置和尺寸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电芯的正面的中部设置有贴胶,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背面为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两电芯极耳卷绕完成电芯配组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两个极耳通过单面底部捏合,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提高电池品质;并且在提升锂电池体积能量比的同时,缩小了电芯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极耳捏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方形电池的极耳捏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方形电池的极耳捏合结构,如图3-5所示,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的两电芯极耳卷绕完成电芯配组后,所述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的两个极耳3通过单面底部捏合,并且捏合处位于第二电芯的背面侧,这样,能够在提升锂电池体积能量比的同时,缩小了电芯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的两电芯极耳卷绕完成电芯配组后,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的两个极耳3通过单面底部捏合,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提高电池品质;并且在提升锂电池体积能量比的同时,缩小了电芯的占用空间。
具体地,所述两个极耳3捏合完成后,极耳3的平面与配组后第二电芯2背面基本在同一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5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AGV小车的锂电池模组
- 下一篇:一种防松节能式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