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风电叶轮高空拆卸用重心可调式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05185.9 | 申请日: | 201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陆梅兴;张成芹;刘璐;刘玉霞;赵黎明;王俊杰;黄超;李根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80/50 | 分类号: | F03D80/50;F03D1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 地址: | 2001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筒体 桁架 吊耳 连接法兰 拆卸 本实用新型 可调式工装 海上风电 翻转 配重 高空 起重船 重心 风机叶轮 螺栓安装 筒体轴向 维修成本 依次设置 滑动 吊点 翻身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叶轮高空拆卸用重心可调式工装,其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连接法兰、桁架、吊耳、筒体、配重以及叶轮翻转用吊耳;连接法兰的一端安装在桁架的一端,连接法兰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风机叶轮上,筒体的一端安装在桁架的另一端,吊耳设置在筒体靠近桁架的一端上,配重可沿筒体轴向滑动的套设在筒体的另一端上,叶轮翻转用吊耳设置在筒体另一端的端部上。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使用两个吊点,能够实现叶轮的拆卸和翻身,无需另配起重船,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叶轮拆卸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叶轮高空拆卸方法及其拆卸方法用重心可调式工装。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产业已成为我国开发清洁能源一个重要的新领域;海上风机叶轮中心距海平面高度较高,为90m左右,叶片长度较长,为60m左右;海上风机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风机叶片断裂,需要将叶轮整体拆除,以便进行风机检修和更换破损件;海上风机叶片断裂的位置和角度具有随机性,叶片断裂后叶轮中心偏位,偏心力矩造成风机叶片不能正常盘车和变桨,给叶轮拆除带来了困难。
目前,陆上风机叶片断裂后,拆卸叶轮的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1a为风机叶片断裂示意图;1b为切割叶尖与叶根连接部分,使叶尖和叶根分离,缓慢将拆除的叶尖吊离;1c为采用一台主吊机进行叶根拆除;1d为剩余两支叶片在重力产生回转力矩的作用下自动回转到-90度(向下)位置后,在叶轮上安装吊耳;1e为在主钩上挂叶轮吊装用吊索具,并与轮毂吊耳进行连接,通过拆卸叶轮与发电机的连接螺栓,将叶轮卸下;此外还需要两台辅助吊机与2片风机叶片的吊点进行连接,作为辅助翻身;1f为叶轮完成翻身动作,缓慢放下。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1、叶轮拆卸后翻身需要配置3台吊机,海上风机叶轮拆卸若采用此方法,需另外配置一条起重船,增加了风机维修成本。
2、在轮毂上安装吊耳,需要施工人员站在叶轮外侧操作;另外,在叶片上设置吊耳,也需要高空作业;现有技术高空作业量大,在海上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3、由于海上作业受波浪影响,吊重过程中辅助吊机吊点不稳定,容易造成二次事故。
为了解决海上风机叶轮的拆卸的难题,根据风电设备的特点和船机设备的实际情况,急需提出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叶轮高空拆卸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高空的风机外部作业,提高作业安全性,且在拆卸时不会造成叶轮转轴以及风机性能损坏的海上风电叶轮高空拆卸用重心可调式工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叶轮高空拆卸用重心可调式工装,该重心可调式工装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连接法兰、桁架、吊耳、筒体、配重以及叶轮翻转用吊耳;连接法兰的一端安装在桁架的一端,连接法兰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风机叶轮上,筒体的一端安装在桁架的另一端,吊耳设置在筒体靠近桁架的一端上,配重可沿筒体轴向滑动的套设在筒体的另一端上,叶轮翻转用吊耳设置在筒体另一端的端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心可调式工装还包括一过渡法兰,过渡法兰设置在连接法兰和风机叶轮之间,用于将连接法兰和风机叶轮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刻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重量和重心与风机叶片相同的重心可调式工装来替代被拆卸的破损风机叶片,破损风机叶片拆除后,能够代替风机叶片安装于叶轮上,不使叶轮产生偏心力矩,对叶轮转轴和风机其他部位的性能没有损坏。
2、本实用新型在拆卸方法中使用两个吊点,能够实现叶轮的拆卸和翻身,无需另配起重船,降低维修成本。
3、减少高空的风机外部作业,提高作业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5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叶片防雷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力自给自足的风电机组水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