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用爆珠滴制滴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3206.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5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冬梅;王志勇;许勇;韩宜廷;孙强;刘群;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将军烟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头 爆珠 锥形喷头 滴制 射流 烟用 本实用新型 喷头 内外径比 喷头设置 同轴安装 中空针状 次品率 吸附力 胶液 壳材 内壁 喷出 竖向 外壁 芯材 液柱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用爆珠滴制滴头,包括内滴头和外滴头,内滴头和外滴头沿竖向同轴安装,且内滴头安装于外滴头的内部;内滴头设置中空针状通道,内滴头外壁与外滴头内壁之间围成爆珠壳材通道;所述外滴头的喷头部分为锥形,锥形喷头的内外径比为0.7‑0.8;内滴头的最下端的高度高于外滴头最下端的高度,且两者的差值与外滴头内径的比值为1:1‑1.5。将喷头设置为锥形喷头,形成射流时,锥形喷头的底部与液柱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产生较小的吸附力,可以形成理想的射流。当内滴头完全位于外滴头内部时,芯材胶液首先喷出,更容易实现爆珠的稳定成型,较少爆珠的次品率,提高爆珠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珠滴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用爆珠滴制滴头。
背景技术
烟用爆珠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经包裹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半透膜或密封囊膜的胶囊,是用于卷烟香气补偿的技术之一,可以减少香烟本身的危害,同时可以减轻烟气对吸烟者的气管和呼吸道等器官的刺激。
现有较为常用的爆珠滴制方法为同心滴制法和振动式滴制法,其中,同心滴制法是运用设备将壁材和芯材做成同心液柱,利用壁材液体表面张力将香精进行包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过冷却管柱,冷凝成爆珠半成品。该制备工艺具有稳定性高、设备操作简单等特点,但由于爆珠成型过程中受到的液体浮力与重力相抵消,使爆珠冷凝下落时的速率较低。而且,只是利用壁材的表面张力进行爆珠的成型,成型速度较慢,还会存在香精泄露的问题。振动式滴制法是同心液柱在低速射流状态下,通过激振器增加强迫振动,使其液体表面波速度加快,射流成型加剧,从而分离同心液柱。该生产工艺的特点是生产速率快,但因液体表面波长的不稳定性导致产品质量波动较大,次品率较高,难以得到推广。此外,现有的滴制滴头的爆珠成型效果不好,影响爆珠的成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用爆珠滴制滴头。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烟用爆珠滴制滴头,包括内滴头和外滴头,内滴头和外滴头沿竖向同轴安装,且内滴头安装于外滴头的内部;内滴头设置中空针状通道,内滴头外壁与外滴头内壁之间围成爆珠壳材通道;所述外滴头的喷头部分为锥形,锥形喷头的内外径比为0.7-0.8;
内滴头的最下端的高度高于外滴头最下端的高度,且两者的差值与外滴头内径的比值为1:1-1.5。
将喷头设置为锥形喷头,形成射流时,锥形喷头的底部与液柱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产生较小的吸附力,可以形成理想的射流。当内滴头完全位于外滴头内部时,芯材胶液首先喷出,更容易实现爆珠的稳定成型,较少爆珠的次品率,提高爆珠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外滴头的锥形喷头的内壁为锥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滴头的锥形喷头的内壁的锥度为45-60°。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滴头的锥形喷头的内壁的锥度为45-50°。
最优选的,所述外滴头的锥形喷头的内壁的锥度为47°。
优选的,所述内滴头为针形滴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滴头的内径与内滴头的外径比为1.5-2,优选为1.8。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滴头的内径与内滴头的内径比为2-3。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滴头的内径为0.5-1mm。
优选的,所述内滴头的外壁和内壁均为光滑设置,外滴头的内壁光滑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内滴头的外壁和内壁、外滴头的内壁的摩擦系数为0.1-0.15。
滴头的工作面光滑设置,便于爆珠的稳定成型,更能提高爆珠的质量,减少次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将军烟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将军烟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3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