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零断相过压欠压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2037.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春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4023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零 继电器 欠压保护系统 欠压保护装置 交流接触器 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 电源 三相四线制 安全事故 断相保护 用电设备 烧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零断相保护领域,一种断零断相过压欠压保护系统包括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所述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的U相、V相和W相相连,所述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相连,电源的U相、V相和W通过所述交流接触器后分别与负载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零断相过压欠压保护系统,解决了三相四线制负载断零、断相后造成用电设备大面积烧毁的问题。有效保护设备,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以及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零断相保护领域,尤其是一种断零断相过压欠压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户对用电安全日益重视。目前城乡用电过程中,因缺相和断零运行而使电机及用电设备烧毁的现象时常发生,在市售的用电保护器产品中尚未出现有效的断零线的保护设备。并且在三相四线系统中,经常发生断零线事故,造成中性线电压位移,在供电范围内一相或者两相上用电设备烧毁,特别是端零线后造成停电,往往误以为是无点,容易引发触点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零断相过压欠压保护系统,解决了三相四线制负载断零、断相后造成用电设备大面积烧毁的问题。有效保护设备,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以及安全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断零断相过压欠压保护系统,包括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所述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的U相、V相和W相相连,所述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相连,电源的U相、V相和W通过所述交流接触器后分别与负载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过压欠压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欠压过压保护器、第二欠压过压保护器和第三欠压过压保护器;所述第一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U相相连,所述第一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V相相连,所述第二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W相相连,所述第三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的U相、V相和W相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U相相连,所述第一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V相相连,所述第二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入端与电源的W相相连,所述第三欠压过压保护器的输出端与第三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串联的一端与电源的U相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串联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欠压过压保护器、第二欠压过压保护器和第三欠压过压保护器均为220V欠压过压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零断相过压欠压保护系统,解决了三相四线制负载断零、断相后造成用电设备大面积烧毁的问题。有效保护设备,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以及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断零断相过压欠压保护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压欠压保护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春,未经王国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2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