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细粉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1512.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訾华忠;唐伟;姜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棠万达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4/00 | 分类号: | B07B4/00;B07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细粉 导流板 内筒 超细粉分离器 分离作用 负压 筒壁 固定连接作用 本实用新型 分离内筒 切向设置 旋转气流 旋转气体 抽气管 大颗粒 导流片 进气管 片形成 两层 外筒 细粉 掺杂 筛选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细粉分离器,解决了由于其导流板为切向设置,旋转气流中的细粉中的大颗粒有部分会在负压的吸引下进入撞击分离内筒,与超细粉掺杂在一起的问题,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通入旋转气体的进气管、起分离作用的内筒、起固定连接作用的外筒和连接于内筒提供负压的抽气管,内筒包括至少两层用于筛选超细粉的筒壁,筒壁上设置有起超细粉分离作用的间隙导流板,所述间隙导流板包含至少两片形成细长间隙的导流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粉末分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超细粉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粉末涂料的制备过程中,超细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加工产品,超细粉一般是指粉末颗粒直径小于25μm的粉末。与普通的粉末涂料相比,超细粉涂料形成的涂层厚度可以从常规的60-100μm降低至30-40μm,并且具有更好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泽,因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超细粉分离器主要用来接入从细粉分离器中引出的带有细粉的涡旋气体,并将其中的超细粉从中分离出来。
授权公告号为CN276568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从细粉分离器中抽取超细煤粉的装置。细粉分离器锥部下端固定有圆形的撞击分离器外筒,在撞击分离中固定有撞击分离器内筒,撞击分离器下设抽气管。利用该装置,细粉分离器锥部的旋转气流受抽气管负压作用,旋转气流围绕圆形撞击分离器进入由切向导流板形成的狭长通道,流向方向改变了150°-180°,惯性较小的细煤粉颗粒随气流进入抽气管道,惯性较大的颗粒被分离。该实用新型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其导流板为切向设置,旋转气流中的细粉中的大颗粒有部分会在负压的吸引下进入撞击分离内筒,与超细粉掺杂在一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粉分离器,通过多层筒壁结构实现多次筛选,从而减小细粉中大颗粒混入超细粉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细粉分离器,包括通入旋转气体的进气管、起分离作用的内筒、起固定连接作用的外筒和连接于内筒提供负压的抽气管,内筒包括至少两层用于筛选超细粉的筒壁,筒壁上设置有起超细粉分离作用的间隙导流板,所述间隙导流板包含至少两片形成细长间隙的导流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细粉通过内筒多层筒壁上间隙导流板实现超细粉的多次分离,从而减小超细粉中混入大颗粒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壁包括分离外壁和分离内壁,分离外壁和外筒内壁之间构成旋转气体的第一容腔,分离外壁和分离内壁形成二次分离的第二容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流在第一容腔内运动经过分离外壁进入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内的气体在经过分离内壁进入负压中心,分别分离外壁和分离内壁起到分别起到一次分离和二次分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隙导流板包括位于分离外壁上的外层导流板和位于分离内壁上的内层导流板,所述内层导流板的与分离内壁的切角大于外层导流板与分离外壁的切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超细粉的运动主要受气流的影响,大颗粒的运动主要受其惯性影响,从减小混入超细粉中的大颗粒气流原因进入内层导流板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隙导流板的宽度为20-40mm,间隙导流板的间隙为1-8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受抽气管负压的作用,间隙导流板之间的缝隙可以产生良好的对流效果,大颗粒也不易因偶然因素进入间隙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顶部为锥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入超细粉分离器中的旋转气流被绕锥面环绕引流到内筒周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隙导流板的底部距内筒底部的高度差为20-50c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细粉分离器中的超细粉沉积到外筒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棠万达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棠万达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1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