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0030.6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7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姜新民;朱浩浩;崔国;义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谭丽莎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板 辅助散热 电芯 模组 电池模组 紧贴固定 温差 导热 本实用新型 放电过程 焊接固定 侧面 冷却液 外侧面 硅胶 均温 铝板 焊接 充电 紧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散热板和辅助散热带;所述电芯模组为长方体,包括电芯和软包外壳;所述散热板为L型,且两个内侧面紧贴固定于所述电芯模组相应大小的两个侧面;所述辅助散热带紧贴固定于所述散热板两个外侧面;所述散热板为铝板;所述辅助散热带与散热板焊接固定;所述辅助散热带内装有冷却液;所述散热板通过硅胶与所述电芯模组紧贴固定。所述电池模组散热板上焊接有辅助散热带,辅助散热带导热时温差很小,能有效降低散热板的温差,同时,散热板与模组紧贴,起到均温作用,从而降低电芯在充电、放电过程中的导热温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紧缺,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动汽车便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包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无法将产生的这些热量散发出去,将会严重影响到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对于软包锂离子电芯,由于长、宽尺寸较大,在组装成模组后,电芯充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难快速导至散热冷板上,现在应用的使用铝板增强散热等方式,由于导热路径较长,热阻较大,导致导热温差较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散热板上固定有辅助散热带,辅助散热带导热时温差很小,能有效降低散热板的温差,同时,散热板与电芯模组紧贴,起到均温作用,从而降低电芯在充电、放电过程中的导热温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模组、散热板和辅助散热带;所述电芯模组为长方体,包括电芯和软包外壳;所述散热板为L型,且两个内侧面紧贴固定于所述电芯模组相应大小的两个侧面;所述辅助散热带紧贴固定于所述散热板两个外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散热带包括第一U型散热带和第二U型散热带,第一U型散热带和第二U型散热带端部连接形成闭环,且两个直线段分别与散热板两个外侧面紧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散热带和第二U型散热带包括若干U型散热管,所述U型散热管紧密排列构成所述第一U型散热带和第二U型散热带。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为铝板。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两个外侧面均设置有与所述辅助散热带想配合的长条形凹槽,所述辅助散热带放置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散热带与散热板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散热带内装有冷却液。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通过硅胶与所述电芯模组紧贴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电池模组中散热板与电芯模组紧贴,起到均温的作用,从而降低电芯在充电、放电过程中的导热温差。同时,散热板上固定有辅助散热带,导热时温差很小,可以有效减小散热板的传热热阻,从而降低散热板导热温差。电芯模组通过散热板和辅助散热带将热量导出后,再通过与液冷、直冷等散热方式配合,将电芯模组生成的热量带走。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0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