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充防爆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9105.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佰特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34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张文宣 |
地址: | 34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头 锂电池本体 弹簧开关 空气开关 过充 防爆锂电池 橡胶带 插孔 电池 自动切断电源 本实用新型 锂离子电池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生命健康 压力开关 毁坏 供电 爆炸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充防爆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第一橡胶带、第二橡胶带、第二充电头、压力开关、第二电极插孔、第一电极插孔、第一弹簧开关、第二弹簧开关、第一充电头、第二空气开关和第一空气开关,锂电池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充电头,第一充电头的一侧设有第一空气开关,第一充电头的顶端设有第一弹簧开关,锂电池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充电头,第二充电头的一侧设有第二空气开关,第二充电头的顶端设有第二弹簧开关,锂电池本体的中部设有压力开。该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起鼓的时候,会自动切断电源供电,从而保障电池不会立刻爆炸,也提醒人们该电池已经毁坏,需要更换,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过充防爆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在充电的时候,电池容易起鼓,如果继续充电就会发生爆炸,给人们造成伤害,应即使停止充电,但是很多电池内置在电子产品中,很难发现起鼓,从而停止充电,给人们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过充防爆锂电池,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充防爆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第一橡胶带、第二橡胶带、第二充电头、压力开关、第二电极插孔、第一电极插孔、第一弹簧开关、第二弹簧开关、第一充电头、第二空气开关和第一空气开关,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充电头,所述第一充电头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空气开关,所述第一充电头的顶端设有所述第一弹簧开关,所述锂电池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充电头,所述第二充电头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空气开关,所述第二充电头的顶端设有所述第二弹簧开关,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中部设有所述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的顶端设有所述第二橡胶带,所述第二橡胶带的顶端设有所述第一橡胶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气开关和所述第一空气开关上均设有所述第二电极插孔和所述第一电极插孔,所述第一空气开关上的所述第二电极插孔和所述第一电极插孔与所述第一弹簧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空气开关上的所述第二电极插孔和所述第一电极插孔与所述第二弹簧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开关与所述第一空气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开关与所述第二空气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第一弹簧开关和所述第二弹簧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两侧中部均设有所述压力开关,所述第一充电头和所述第二充电头通过强力胶固定在所述锂电池本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橡胶带和第二橡胶带通过强力胶交叉粘合在所述锂电池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过充防爆锂电池,该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起鼓的时候,会自动切断电源供电,从而保障电池不会立刻爆炸,也提醒人们该电池已经毁坏,需要更换,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佰特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佰特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9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导热块封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