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在铝壳电池组装折极耳工序中的折刀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98591.7 | 申请日: | 201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1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平;朱观音;王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H01M2/26;H01M2/3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 地址: | 343100 江西省吉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铝壳电池 定位段 手柄 刀头 折刀 连接段 折极耳 折弯段 组装 本实用新型 侧边接触 依次相连 盖板 铝壳 折弯 平行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铝壳电池组装折极耳工序中的折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固定在手柄(1)一端的片状的刀头(2),所述从所述刀头(2)的端部至手柄(1),所述刀头(2)包括依次相连的极耳定位段(2.1)、折弯段(2.2)和连接段(2.3),所述极耳定位段(2.1)与折弯段(2.2)之间的夹角α为100°~150°,所述极耳定位段(2.1)和连接段(2.3)平行,所述极耳定位段(2.1)的长度L与铝壳电池的盖板(005)的宽度A的关系为:L=0.5A±0.1mm。该折刀方便将铝壳电池的极耳折弯而避免极耳易与铝壳的侧边接触,从而保证铝壳电池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壳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在铝壳电池组装折极耳工序中的折刀。
背景技术
铝壳电池包括铝壳001、电池卷芯002、隔圈003、极耳004和盖板005;电池卷芯002装在铝壳001内、隔圈003设置在电池卷芯002上,极耳004由电池卷芯002上穿过隔圈003后与盖板 005焊接。在生产时,为了方便极耳004与盖板005焊接工艺,需将极耳004的长度适当加长。这样,由于极耳004的长度适当加长后,就会存在以下不足:在将电池卷芯002、盖板005整体塞入铝壳001的工序中,极耳004易与铝壳001的侧边接触,从而造成铝壳电池的短路现象,影响铝壳电池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在铝壳电池组装折极耳工序中的折刀,该折刀方便将铝壳电池的极耳折弯而避免极耳易与铝壳的侧边接触,从而保证铝壳电池的生产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在铝壳电池组装折极耳工序中的折刀,包括手柄,固定在手柄一端的片状的刀头,从所述刀头的端部至手柄,所述刀头包括依次相连的极耳定位段、折弯段和连接段,所述极耳定位段与折弯段之间的夹角α为100°~150°,所述极耳定位段和连接段平行,所述极耳定位段的长度L与铝壳电池的盖板的宽度A的关系为:L=0.5A±0.1mm。
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如下优点:在铝壳电池组装折极耳工序时,人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手柄,将极耳定位段放置在铝壳电池的盖板与铝壳电池的隔圈之间,由于所述极耳定位段的长度L与铝壳电池的盖板的宽度A的关系为:L=0.5A±0.1mm,此时可以使极耳定位段的头部刚好处于铝壳电池的盖板的中心位置,之后人的中指按压铝壳电池的盖板,此时多余长度的极耳在盖板的内端与极耳定位段表面的挤压作用下被折弯,此时盖板在折弯的极耳的作用下处于直立状而不倾斜,从而保证极耳处于隔圈内,避免在后期将电池卷芯装入铝壳中时极耳与铝壳接触造成的短路,从而保证铝壳电池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针对的对象即铝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在铝壳电池组装折极耳工序中的折刀在将极耳折弯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上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具有限位凸缘时的示意图。
其中:
1、手柄;2、刀头;2.1、极耳定位段;2.2、折弯段;2.3、连接段;3、限位凸缘;
001、铝壳;002、电池卷芯;003、隔圈;004、极耳;00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85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镍氢电池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灭火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