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排单株脱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6802.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6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岭;尹国;孙君灵;黄殿成;张彦波;韦悦;李俊玲;路正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耿佳;杨瑞龙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搅拌轴 脱绒仓 密封盖 驱动 本实用新型 相邻转轮 转动装置 脱绒机 单株 脱绒 设备技术领域 工作效率 棉花种子 内部设置 摇动装置 一端设置 传动链 搅拌齿 浓硫酸 农业机械 穿出 工作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联排单株脱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脱绒仓,脱绒仓设置在板一上,脱绒仓上方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设置在板二上,脱绒仓内部设置有驱动搅拌轴,驱动搅拌轴一端设置有搅拌齿,另一端穿出密封盖与转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搅拌轴上的转轮一和转轮二,转轮二设置在转轮一下方,转轮一、转轮二通过传动链分别与相邻转轮一、相邻转轮二连接,其中至少一个驱动搅拌轴上靠近转轮一处设置有摇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浓硫酸脱绒法对棉花种子脱绒存在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联排单株脱绒机。
背景技术
棉花播种前一般需要对棉花种子进行脱绒处理,将种子表面生长的大量短纤维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除去,这样得到的种子不仅有利于排除劣质种子,而且有利于棉花播种。
目前,棉花种子的脱绒主要采用浓硫酸脱绒法,即在开放的条件下将种子放入塑料盆中,加入浓硫酸后用木棍搅拌,利用浓硫酸的强腐蚀性腐蚀掉种子表面的短绒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联排单株脱绒机,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联排单株脱绒机,包括:
若干个脱绒仓,所述脱绒仓设置在板一上,所述脱绒仓上方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板二上,所述脱绒仓内部设置有驱动搅拌轴,所述驱动搅拌轴一端设置有搅拌齿,另一端穿出所述密封盖与转动装置连接,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搅拌轴上的转轮一和转轮二,所述转轮二设置在所述转轮一下方,所述转轮一、所述转轮二通过传动链分别与相邻所述转轮一、相邻所述转轮二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驱动搅拌轴上靠近所述转轮一处设置有摇动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脱绒仓包括脱绒外杯,所述脱绒外杯上部与所述板一连接,所述脱绒外杯内设置有脱绒内杯,所述搅拌齿通过所述驱动搅拌轴设置在所述脱绒内杯中,所述脱绒内杯底部设置有滤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脱绒外杯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脱绒内杯位置的固定台,所述脱绒外杯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摇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搅拌轴顶端的主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一侧设置有摇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上部与所述板二连接,下部套入至所述脱绒外杯与所述脱绒内杯之间,所述驱动搅拌轴靠近所述密封盖的上方、下方处分别设置有上卡件、下卡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脱绒内杯上部设置有椭圆形手提孔,所述搅拌齿包括长条形框架,所述长条形框架上部设置在所述驱动搅拌轴下端,所述长条形框架上设置有搅拌柱。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棉花种子放到脱绒仓中,并向其中加入硫酸,然后将密封盖盖上,通过转动装置带动驱动搅拌轴、搅拌齿转动,即工作人员摇动摇动装置,摇动装置带动驱动搅拌轴以及驱动搅拌轴上的转轮一、转轮二转动,由于转轮一、转轮二通过传动链分别与相邻转轮一、相邻转轮二连接,因此若干个脱绒仓上的若干个转轮一、若干个转轮二同时转动,实现若干个脱绒仓内驱动搅拌轴、搅拌齿的同时转动,进而实现对若干个脱绒仓内的棉花种子和硫酸的混合,最终实现硫酸对棉花种子的充分脱绒。
2.本实用新型中,若干个独立的脱绒仓通过若干个转轮一、若干个转轮二、若干个传动链连接在一起,通过摇动装置可实现各个脱绒仓同时工作,可同时对多个材料进行脱绒,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脱绒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中,若干个脱绒仓设置在板一上,若干个密封盖设置在板二上,这样的设置方便若干个密封盖同时从若干个脱绒仓上取下来,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6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寒草地牧草种子破眠用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芽谷物培养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