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于陡坡地形的作业工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5099.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6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礼;梁春宇;余勇;黄家荣;凌枝宝;廖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36;E04G5/08;E04G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1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 承载平台 固定支架 踏板 施工 地形 固定桩 人身安全隐患 安全可靠性 工作稳定性 水平面水平 电力作业 施工效率 有效解决 固定的 支撑 承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作业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陡坡地形的作业工作平台,包括固定支架以及用于支撑操作人员的踏板,所述踏板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陡坡斜面固定的固定桩以及用于承载踏板的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与所述水平面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适于陡坡地形的作业工作平台,通过固定桩将作业工作平台固定在陡坡斜面上形成用于支撑施工人员的承载平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够有效解决陡坡环境下施工困难的问题,消除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和施工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作业工作平台固定牢靠,工作稳定性好,可保障施工人员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作业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陡坡地形的作业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及南方电网公司加快投资建设速度的要求,高压电缆的应用范围将日趋扩大,高压电缆工程业务量必将不断增长。同时,受限于环境因素的制约和运维安全管理的要求,高压电缆隧道已成为输电线路的优良方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在高压电缆隧道进行施工过程时,受制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斜坡路径长、高度差大的环境下,对于电缆通道处的支架安装等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现有的施工方法通常是工作人员跨步半蹲在斜坡上,并通过安全带斜拉固定点进行辅助支撑。然而,这种作业方法一方面施工局限性大和工作效率低,在施工过程中需不断调整工作姿势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长时间的作业易导致施工人员腿部和腰部劳损,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安全风险高;施工人员佩戴的安全带目的是保障高处作业时的安全保护,但在斜坡施工时需要利用安全带斜拉固定点进行辅助支撑,既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同时增加了失去安全带保护的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够有效解决陡坡地形施工困难问题的适于陡坡地形的作业工作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适于陡坡地形的作业工作平台,包括固定支架以及用于支撑操作人员的踏板,所述踏板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陡坡斜面固定的固定桩以及用于承载踏板的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与所述水平面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适于陡坡地形的作业工作平台,通过固定支架将整个作业工作平台固定在陡坡斜面上,固定支架的上端平面形成用于支撑承重的承载平台;将表面平整的踏板置于承载平台上,施工人员站立于与水平面水平设置的踏板上开展工作,工作效率高,施工局限小,能够有效解决在陡坡环境下施工困难的问题,消除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和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包括第一固定桩以及第二固定桩,所述第一固定桩设于陡坡斜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桩与所述第一固定桩套设连接。第一固定桩在隧道施工时预埋在陡坡斜面中,使用时将第二固定桩插入第一固定桩中即可完成整个作业工作平台的固定,安装方便,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两组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连接。这样设置形成了一个方形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的承重效果好,且便于施工人员在承载平台上的站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为设有内螺纹的圆筒,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连接有用于顶住陡坡两侧墙壁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配合。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调节螺杆在第一连接杆中的旋进或旋出来调整调节螺杆伸出的长度,旋转调节螺杆至顶住两侧墙壁,双保险固定作业工作平台,避免固定不牢固导致的作业工作平台的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外表面均布有若干滚纹。滚纹的设置增加旋转操作的摩擦力,螺帽焊接在调节螺杆的两端,起到支撑承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5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临时通行跳架
- 下一篇:一种房建混凝土浇筑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