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L减风增浓热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94592.4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苏翔宇;任玲辉;彭聪;葛森;武志强;陈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磊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烘箱 热风装置 风管道 地排 回风 增浓 本实用新型 热水换热器 循环风机 印刷色组 三通 出风口 进风口 墨槽 车间环境 出风管道 进风管道 排废管道 一端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L减风增浓热风装置,包括多个印刷色组,每个印刷色组均包括一烘箱,烘箱下方设置有墨槽,烘箱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墨槽上连接有地排风管道,地排风管道另一端连接有回风三通,出风口通过出风管道与地排风管道连接,回风三通还连接有热水换热器,热水换热器连接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通过进风管道与进风口连接,所有回风三通还共同连接有一主排废管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L减风增浓热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间环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机热风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LEL减风增浓热风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印刷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油墨和调整油墨粘度的稀释剂。在印制品干燥时,油墨与稀释剂会排放大量含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等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的工业废气。在当前环保政策压力下,印刷废气VOCs的处理已是刻不容缓。包装印刷行业VOCs的排放特点是风量大,浓度低,如果不能降低排废量,并增加排废浓度,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设备投资和高昂的维护费用等问题,同时大风量带有温度的有机废气的排出意味着大规模的能耗。虽然各个厂家为改善车间环境也做了加大车间排风通风能力的尝试,却没有针对局部的高浓度区域进行处置,因而没有显著地改善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现有印刷废气的处理始终面临着排废量大和浓度低的难题,因此有必要针对此问题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减风增浓热风装置,帮助生产厂家进行印刷废气减风增浓并改善车间环境,同时降低设备的用热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L减风增浓热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间环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L减风增浓热风装置,包括多个印刷色组,每个印刷色组均包括一烘箱,烘箱下方设置有墨槽,烘箱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墨槽上连接有地排风管道,地排风管道另一端连接有回风三通,出风口通过出风管道与地排风管道连接,回风三通还连接有热水换热器,热水换热器连接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通过进风管道与进风口连接,所有回风三通还共同连接有一主排废管道。
地排风管道靠近墨槽的一端设有手动风阀。
回风三通与热水换热器之间还连接有回风电动风阀。
回风三通与主排废管道之间还安装有排废电动风阀和止回阀。
主排废管道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主排废风机。
主排废管道靠近主排废风机的一端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LEL浓度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墨槽附近无组织废气被吸入地排风管道与烘箱废气进行混合,并通过回风三通将一部分废气进行二次循环依次通过热水换热器9、循环风机1再次进入烘箱3,一部分进入主排废管道12,单色排废量等于地排风和烘箱吸风量之和,实现减风增浓,同时有效的改善了车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LEL减风增浓热风装置单个印刷色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LEL减风增浓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风机,2.进风管道,3.烘箱,4.出风管道,5.地排风管道,6.地排风手动阀,7.回风三通,8.回风电动风阀,9.换热器,10.排废电动风阀,11.止回阀,12.主排废管道,13.压力传感器,14.LEL浓度检测仪,15.主排废风机,16.墨槽,17.进风口,18.出风口,19.版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4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