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水质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94206.1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7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琦;张方方;韩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 37238 | 代理人: | 常银焕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线路 监测主板 传动链 支架 从传动轮 地下水质 监测装置 驱动电机 主传动轮 回卷轮 监测器 本实用新型 地下水监测 可拆卸组装 连接监测 连接控制 监测 卡槽 卡勾 抛锚 伸入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下水质监测装置,主要涉及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有监测主板,所述监测主板连接监测线路,在所述监测线路上设置卡勾,所述监测线路另一端与监测器连接,在所述监测主板一侧设有监测线路回卷轮,在监测线路回卷轮一侧设有主传动轮,所述主传动轮通过传动链与伸入地底的从传动轮连接,所述传动链可拆卸组装,在所述从传动轮上设有抛锚,在所述传动链上设置卡槽,在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缆与监测主板连接控制,方面控制监测深度,针对不同的水层做出精确的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水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资源较地表水资源复杂,因此地下水本身质和量的变化以及引起地下水变化的环境条件和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不能直接观察,同时,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是缓变型的,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准确开发保护地下水就必须依靠长期的地下水监测,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
公告号为CN 206270101 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地下水监测装置,包括管件,所述管件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圈,所述管件的下端贯通,所述管件的下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卡块,所述管件外部靠近下端位置处设置有过水槽,所述管件的外壁处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刻度板,在所述管件的内部设置有取水杯,所述取水杯的下端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下端设置有活塞块,所述取水杯的外部环形设置有四个以上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配合所述过水槽,所述取水杯的顶部轴心位置处设置有把手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调节管件的插入深度来调节取水的水层,在对水质进行抽检时,可以抽取各个水层的水质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的见过更为全面。但是上述装置在调节深度时无智能控制程度,测量结果也就会不准确,而且其机械化程度不高,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智能化控制,机械化程度高的地下水监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水监测装置,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有监测主板,所述监测主板连接监测线路,在所述监测线路上设置卡勾,所述监测线路另一端与监测器连接,在所述监测主板一侧设有监测线路回卷轮,在监测线路回卷轮一侧设有主传动轮,所述主传动轮通过传动链与伸入地底的从传动轮连接,所述传动链可拆卸组装,在所述从传动轮上设有抛锚,在所述传动链上设置卡槽,在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缆与监测主板连接控制。
实现监测装置的智能化控制,机械化程度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传动轮与监测线路回卷轮通过三角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主传动轮与监测线路回卷之间设有导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上槽面、下槽面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钩沟槽面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链的材料采用皮带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程度,利用监测主板控制驱动电机,从而进一步的控制监测器,不再需要人工,节省大部分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监测装置传动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监测装置监测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监测装置卡槽、卡勾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4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