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防积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3969.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魏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嘉智选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厢 底壁 箱盖 本实用新型 防积水结构 蓄水水箱 凹陷部 水箱 晃动 电梯 电梯运行 活动放置 吸水海绵 漏水 水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防积水结构,包括轿厢,轿厢的底壁设有凹陷部,凹陷部内活动放置有扁平的蓄水水箱,蓄水水箱的顶部设有箱盖,箱盖与轿厢的底壁位于一个平面内,箱盖上设有漏水的水孔,水箱内设有吸水海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轿厢底部的水箱内的水在电梯运行时不会发生晃动,不会出现水因晃动回流到轿厢底壁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防积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内存有积水后,容易造成乘客意外滑倒,现有的防积水结构通常都是在轿厢底部设置蓄水槽,蓄水槽顶部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漏水的水孔,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电梯运行时,蓄水槽内的水会发生晃动,从箱盖的水孔回流到轿厢底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防积水结构,轿厢底部的水箱内的水在电梯运行时不会发生晃动,不会出现水因晃动回流到轿厢底壁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防积水结构,包括轿厢,轿厢的底壁设有凹陷部,凹陷部内活动放置有扁平的蓄水水箱,蓄水水箱的顶部设有箱盖,箱盖与轿厢的底壁位于一个平面内,箱盖上设有漏水的水孔,水箱内设有吸水海绵。
优选地,吸水海绵位于金属支撑网框内,金属支撑网框上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积水通过水孔漏到蓄水水箱内,吸水海绵的设置使得水不会因为振动而回流到轿厢底壁,并且为了方便更换吸水海绵,将海绵设置在金属支撑网框内,手提金属支撑网框即可实现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轿厢底部的水箱内的水在电梯运行时不会发生晃动,不会出现水因晃动回流到轿厢底壁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
一种电梯防积水结构,包括轿厢1,轿厢1的底壁2设有凹陷部,凹陷部内活动放置有扁平的蓄水水箱3,蓄水水箱3的顶部设有箱盖4,箱盖4与轿厢1的底壁2位于一个平面内,箱盖4上设有漏水的水孔,水箱3内设有吸水海绵5。
吸水海绵5位于金属支撑网框6内,金属支撑网框6上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积水通过水孔漏到蓄水水箱3内,吸水海绵5的设置使得水不会因为振动而回流到轿厢1底壁2,并且为了方便更换吸水海绵5,将海绵设置在金属支撑网框6内,手提金属支撑网框6即可实现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轿厢1底部的水箱3内的水在电梯运行时不会发生晃动,不会出现水因晃动回流到轿厢1底壁2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嘉智选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嘉智选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3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