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门禁安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93766.5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高琰;李允志;李敬福;刘国军;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5B15/02;H04N7/18;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门 固定门 门框 信号发送器 表面设置 电磁线圈 内部设置 储液盒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安防装置 智能家居 控制器 感应器 门禁 显示屏 喷头 摄像头 门框外壁 内壁表面 一端设置 转动连接 下端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门禁安防装置,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内侧设置有固定门和转动门,所述转动门位于固定门一侧,所述转动门与门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门一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信号发送器和控制器,所述显示屏位于信号发送器上方,所述控制器位于信号发送器下端,所述转动门一端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门框内部设置有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内部设置有泵,所述固定门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一号电磁线圈,所述一号电磁线圈位于蓄电池一侧,所述转动门内部一侧设置有二号电磁线圈,所述门框外壁表面设置有喷头,所述转动门内壁表面设置有感应器,所述转动门一端设置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器和储液盒,达到自主防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门禁安防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门作为重要的一种防护型家居用具,门上不具有相应的防护措施,不能够保证无人在家,或者弱势群体的安全性,并且,传统的锁门方式不够安紧闭,同时,不能够紧急通知相关的人员,进行预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门禁安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门禁安防装置,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内侧设置有固定门和转动门,所述转动门位于固定门一侧,所述转动门与门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门一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信号发送器和控制器,所述显示屏位于信号发送器上方,所述控制器位于信号发送器下端,所述转动门一端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门框内部设置有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内部设置有泵,所述固定门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一号电磁线圈,所述一号电磁线圈位于蓄电池一侧,所述转动门内部一侧设置有二号电磁线圈,所述门框外壁表面设置有喷头,所述转动门内壁表面设置有感应器,所述转动门一端设置有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一号电磁线圈和二号电磁线圈通过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泵、感应器和摄像头均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发送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泵与喷头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器和储液盒,当移动门内部的感应器,感受到非常规剧烈震动或者撞击时,感应器将向控制器发送脉冲信号后,控制器将泵开启,泵将储液盒内部含有刺激性的液体抽入至喷头处喷洒,达到自主防护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对门外的物体进行喷洒刺激性液体,有效的提升了防护性,加强了功能效果,并且,摄像头能够将门外物体进行拍摄取证,便于警务人员进行抓捕的同时,能够帮助门人人员提供有利证据,大大的提升了使用效果,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人体受到伤害,大大的加强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未经山东德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3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