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类工件超声无损探伤的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0651.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7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华;张利;陈新华;徐正茂;董政;陈庆勇;哈曜;刘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2 | 分类号: | G01N29/22;G01N2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槽 升降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 电动推杆 管类工件 双重定位 无损探伤 伸缩 超声 转位 密封圈 垂直升降运动 水槽壳体 无损检测 照明灯具 导轨槽 定位块 转位盘 检测 导轨 滑块 上料 下料 轴套 马达 死角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类工件超声无损探伤的水槽,包括水槽壳体、导轨、导轨槽、升降电动推杆、滑块、伸缩电动推杆、照明灯具、转位马达、转位盘、调整电动推杆、定位块、密封圈和转位轴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双重定位机构提高对工件的固定强度,同时也为工件的无损检测提供了结构上的便利,不会对工件的检测产生影响,也不会产生检测死角,双重定位机构通过升降电动推杆的伸缩实现垂直升降运动,便于工件的上料和下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槽,具体是一种用于管类工件超声无损探伤的水槽,属于超声波无损探伤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声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领域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己被广泛地应用于在线质量控制、在役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安全监测之中;水浸式超声波探伤是超声波探伤的一种,是一种将工件浸入水中的一种检测方法。
管类工件由于多数承担运输流体的作用,为了防止流体泄露,管类工件的表面强度一般要求较高,所以对于管类工件多数情况下都会进行无损探伤检测,由于管类工件多数难以固定,在检测时被固定的部位可能会成为检测死角,影响检测的结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管类工件超声无损探伤的水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管类工件超声无损探伤的水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管类工件超声无损探伤的水槽,包括水槽壳体以及竖直对称设置在水槽壳体内腔长度方向上两侧内壁上的导轨,所述导轨表面通过导轨槽卡合安装有沿着导轨滑动的滑块,且滑块底端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升降电动推杆,且升降电动推杆固定在水槽壳体内腔底端,两个所述滑块表面的对侧端面均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伸缩电动推杆,所述伸缩电动推杆末端套接安装有双重定位机构;
所述双重定位机构由两个套接依次在伸缩电动推杆末端的定位机构构成,所述定位机构由转位马达、转位盘、调整电动推杆、定位块、密封圈和转位轴套构成,所述转位轴套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转位轴套沿着伸缩电动推杆的长度方向依次套接在伸缩电动推杆末端,所述转位轴套通过嵌合安装在伸缩电动推杆内腔的转位盘连接至转位马达输出端,所述转位轴套表面安装有调整电动推杆,且调整电动推杆末端安装有定位块,所述水槽壳体内腔底端四角处分布有四个照明灯具。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表面与调整电动推杆连接的对侧端面为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伸缩电动推杆与转位轴套连接处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升降电动推杆、伸缩电动推杆和调整电动推杆均经过防水处理。
优选的,所述照明灯具、升降电动推杆、伸缩电动推杆和调整电动推杆均外接电源。
优选的,所述调整电动推杆的数目为四个,且四个调整电动推杆均匀分布在转位轴套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双重定位机构提高对工件的固定强度,同时也为工件的无损检测提供了结构上的便利,不会对工件的检测产生影响,也不会产生检测死角,双重定位机构通过升降电动推杆的伸缩实现垂直升降运动,便于工件的上料和下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位轴套与调整电动推杆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槽壳体,2、导轨,3、导轨槽,4、升降电动推杆,5、滑块,6、伸缩电动推杆,7、照明灯具,8、转位马达,9、转位盘,10、调整电动推杆,11、定位块,12、密封圈,13、转位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0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