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指纹芯片的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8933.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7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奇;谢国梁;胡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5/065;G06K9/00;H01L23/49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板 盲孔 光导区域 光学指纹 红外光 本实用新型 封装结构 感光区域 感光像素 芯片 红外光材料 红外光照射 小孔成像 指纹识别 滤光片 入射角 串扰 复用 光路 滤除 入射 杂光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技公开了一种光学指纹芯片的封装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设置与光学指纹芯片的正面相对的基板,所述基板具有与感光区域相对应的光导区域,所述光导区域包括多个盲孔,所述盲孔的深度小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所述光导区域与所述感光区域。一方面,所述基板为透红外光材料,通过所述未贯穿所述基板的盲孔,可以复用所述基板作为滤光片,用于滤除红外光之外的其他杂光,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盲孔的小孔成像作用,可以对入射的红外光进行光路的调节控制,使得特定入射角度的红外光照射相应的感光像素,避免不同感光像素之间的串扰问题,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封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光学指纹芯片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随着电子设备功能的不断增加,电子设备存储的重要信息也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身份验证技术成为目前电子设备研发的一个主要方向。
由于指纹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使得指纹识别技术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以及使用简单等诸多优点。因此,指纹识别技术成为当下各种电子设备进行身份验证的主流技术。
目前,光学指纹芯片是现有电子设备常用的指纹识别芯片之一,其通过指纹识别区域的大量的感光像素(pixel)来采集使用者的指纹信息,每个感光像素作为一个检测点。具体的,进行指纹识别时,光线照射至使用者的指纹面并经过指纹面反射至感光像素,感光像素将指纹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所有感光像素转换的电信号可以获取指纹信息。
光学指纹芯片需要通过封装形成相应的封装结构,以便于对光学指纹芯片进行保护以及以便于与电子设备的电路互联。现有的光学指纹芯片的封装结构指纹识别的准确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芯片的封装结构,解决了感光像素之间的串扰问题,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指纹芯片的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包括:
光学指纹芯片,所述光学指纹芯片具有相对的正面以及背面;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用于感应红外光;所述正面具有感光区域以及包围所述感光区域的非感光区域,所述感光区域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感光像素,所述非感光区域具有与所述感光像素电性连接的焊垫;
与所述光学指纹芯片的正面相对设置的基板;所述基板为透红外光材料;所述基板具有光导区域,所述光导区域包括多个盲孔,所述盲孔的深度小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所述光导区域与所述感光区域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在上述封装结构中,所述光导区域中,一个所述盲孔对应一个所述感光像素。
优选的,在上述封装结构中,所述基板为单晶硅基板。
优选的,在上述封装结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光学指纹芯片一侧的触控面板。
优选的,在上述封装结构中,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基板通过胶层粘结固定,所述胶层为透红外光材料。
优选的,在上述封装结构中,所述基板设置有所述盲孔的一侧表面朝向所述光学指纹芯片设置;
或,所述基板设置有所述盲孔的一侧表面背离所述光学指纹芯片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封装结构中,还包括:封装电路板,所述封装电路板具有通光口;
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通光口的一侧,且所述光导区域与所述通光口相对设置;
所述光学指纹芯片固定在所述通光口的另一侧,且所述感光区域与所述通光口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8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
- 下一篇: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