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防火防爆防盗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88613.1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7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茹梦;郭文杰;孔明洁;杜中姣;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5/11;E06B5/12;E06B7/28;E06B3/72;E05F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66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凹形槽 防盗门 缓冲海绵垫 存水 防盗门结构 防盗门主体 防火防爆 凹形孔 缓冲板 门体框 前端面 本实用新型 缓冲橡胶环 火灾发生 防护板 槽口 过热 水袋 锁芯 破损 伤害 吸收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防火防爆防盗门结构,包括缓冲橡胶环和锁芯防护板,所述防盗门主体前端面开设有一处凹形槽,所述缓冲海绵垫安装在凹形槽内,且存水架安装在缓冲海绵垫前端面上,所述存水架安装在凹形槽内,且存水架前端面安装有一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安装在凹形槽内,所述门体框安装在防盗门主体前端面上,且门体框上开设有一处凹形孔,并且凹形孔面积小于凹形槽的槽口面积,有利于在火灾发生时对防盗门内部进行降温,避免防盗门内部过热,导致防盗门出现破损,对屋内人造成伤害,并且配合缓冲海绵垫的使用,可将部分水袋内部中的水流进行吸收,持续对防盗门进行降温,提高了对屋内人员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防火防爆防盗门结构。
背景技术
防盗门的全称为“防盗安全门”。而今市场上防盗门种类很多,防盗门可分为栅栏式防盗门、实体门和复合门。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防盗门,如中国发明申请号201510361870.6所提到的防盗门,包括,防盗门设有门中门,门中门位于防盗门的内门框内,门中门设有门扣开关,靠近门扣开关一侧的门中门的两个阳角是圆角,靠近门扣开关一侧的内门框的两个阴角也是圆角,两个阳角和两个阴角相适应。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靠近门扣开关一侧的门中门的两个阳角是圆角,使用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上述所提到的防盗门,防护效果较差,当火灾或爆炸发生时,防盗门容易发生毁坏,达不到对人员的防护作用,并且当人员关闭防盗门时,防盗门容易与门框产生碰撞,造成较大声音,影响其他人员的正常生活。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双层防火防爆防盗门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防火防爆防盗门结构,以解决现有防盗门,防护效果较差,当火灾或爆炸发生时,防盗门容易发生毁坏,达不到对人员的防护作用,并且当人员关闭防盗门时,防盗门容易与门框产生碰撞,造成较大声音,影响其他人员的正常生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双层防火防爆防盗门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双层防火防爆防盗门结构,包括防盗门主体、凹形槽、锁芯存放槽、缓冲海绵垫、存水架、水袋、缓冲板、门体框、凹形孔、缓冲橡胶环和锁芯防护板,所述防盗门主体前端面开设有一处凹形槽,且防盗门主体后端面开设有一处锁芯存放槽,所述缓冲海绵垫安装在凹形槽内,且存水架安装在缓冲海绵垫前端面上,所述存水架安装在凹形槽内,且存水架前端面安装有一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安装在凹形槽内,所述门体框安装在防盗门主体前端面上,且门体框上开设有一处凹形孔,并且凹形孔面积小于凹形槽的槽口面积,所述缓冲橡胶环和锁芯防护板均安装在防盗门主体后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存水架多孔板状结构,且存水架内部放置有较多的水袋,并且水袋内部含有部分水流。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活动安装在凹形槽内,且缓冲海绵垫安装在凹形槽内,并且缓冲海绵垫位于缓冲板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防盗门主体后端面开设有一处锁芯存放槽,且锁芯存放槽内存放有锁芯,并且锁芯防护板通过螺钉安装在锁芯存放槽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橡胶环为长方性框状结构,且缓冲橡胶环厚度为四毫米,并且缓冲橡胶环安装在防盗门主体后端面四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存水架和水袋的设置,有利于在火灾发生时对防盗门内部进行降温,避免防盗门内部过热,导致防盗门出现破损,对屋内人造成伤害,并且配合缓冲海绵垫的使用,可将部分水袋内部中的水流进行吸收,持续对防盗门进行降温,提高了对屋内人员的保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8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