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8259.2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9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腾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玥润骐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器 椎间融合器 上表面 下表面 上下开合结构 体积可变 植入装置 贯穿孔 通孔 工具卡槽 活动设置 临床需求 一体结构 植入工具 穿孔的 前端部 中心处 穿孔 贯穿 倒齿 申请 融合 配合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中间体和调节栓;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倒齿,其内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融合器本体的前端部为上下开合结构,其后端部为一体结构;中间体设置在融合器本体的上下开合结构之间;中间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中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融合器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植入工具相配合的工具卡槽;融合器本体后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调节栓的前端与中间体的后端连接,其后端活动设置在第一通孔中。本申请方便实用,更能满足临床需求,提高融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椎间盘位于脊柱中的相邻椎体之间。椎间盘能够帮助稳固脊柱并且帮助分配椎体之间的力。椎间盘包括围绕内髓核的外纤维环。纤维环是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的同心层状结构,能够抵抗扭转和弯曲力。髓核包括胶质材料,胶质材料可以吸收作用在椎间盘上的应力。椎间盘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发生由创伤、疾病或其他变性过程而引起的移位或损坏。
目前,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脊柱退变疾病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技术:一种是直视下的椎间融合技术,其具体做法是切开组织把椎体之间的椎间盘髓核取出,进行终板处理植入骨块后,放入固定大小的椎间融合器,然后利用椎体钉棒进行固定,达到椎体融合的目的。另一种是微创通道技术,其具体做法是在患部建立约2 厘米的通道,在内窥镜或者X光辅助下将椎间盘髓核取出,进行终板处理植入骨块后,放入固定大小的椎间融合器,然后利用椎体钉棒进行固定,达到临床椎体融合的目的。然而,临床中由于采用固定大小的椎间融合器,容易出现融合器滑脱、脊柱不稳定、融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其包括融合器本体、中间体和调节栓;所述融合器本体采用长条形结构,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倒齿,其内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前端部为上下开合结构,其后端部为一体结构;所述中间体设置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开合结构之间;所述中间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所述中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植入装置相配合的工具卡槽;所述融合器本体后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栓的前端与所述中间体的后端连接,其后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稳定体、上侧体和下侧体;所述稳定体采用长方体形结构,其后端面上开设有与植入装置相配合的长条形卡槽,所述长条形卡槽中间部位的所述稳定体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长条形卡槽底部的中心处;所述稳定体前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凸台,所述上侧体的后端与所述稳定体的上端部连接且与所述凸台的上侧面隔离,所述下侧体的后端与所述稳定体的下端部连接且与所述凸台的下侧面隔离;
所述上侧体的前端为向下凸出的斜坡结构,所述斜坡结构的底面中心处沿所述上侧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弧形凹槽;所述下侧体的前端为向上凸出的所述斜坡结构,所述斜坡结构的顶面中心处沿所述下侧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所述弧形凹槽;所述上侧体的斜坡结构与所述下侧体的斜坡结构关于所述融合器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当所述上侧体的斜坡结构的底面与所述下侧体的斜坡结构的顶面接触时,两个所述弧形凹槽构成一圆柱形孔;
所述上侧体的上表面和下侧体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倒齿,所述稳定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分齿和第二分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玥润骐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玥润骐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8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