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阀疲劳及耐高压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7773.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1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起新;梁若霜;于彩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9/00 | 分类号: | F15B19/00;F15B1/02;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阀 增压缸 疲劳 耐高压试验 脉冲压力 伺服阀 压力放大作用 压力脉冲信号 比例溢流阀 耐高压测试 驱动液压泵 压力传感器 测试系统 调定系统 高速油路 高压试验 加压信号 试验压力 寿命数据 信号作用 压力脉冲 溢流阀组 动力源 多路阀 工控机 耐高压 试验台 调定 耐压 腔体 卸荷 电机 采集 节能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阀疲劳及耐高压试验台,涉及液压阀疲劳与耐高压测试领域。电机(2)驱动液压泵(1),为测试系统提供动力源。溢流阀组(4)用于调定系统最高压力与卸荷。比例溢流阀(6)用于调定实际需要的试验压力。伺服阀(9)可实现高速油路切换,用于控制增压缸运动方向与速度,对增压缸提供脉冲压力信号及加压信号。增压缸(10)具有压力放大作用,在伺服阀脉冲压力信号作用下产生高压试验压力脉冲。压力传感器b(13)用于采集压力脉冲信号并传递至工控机。被试阀出现损坏的时间为阀的耐压寿命数据。适用于多路阀腔体疲劳及耐高压试验,具有稳定可靠、节能、操作简捷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测试领域,尤其涉及液压阀疲劳与耐高压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阀抗疲劳及耐高压性能是其可靠性重要技术指标。液压阀疲劳及耐高压试验台主要用于液压阀体的疲劳试验及液压阀耐高压试验,通过长时间对阀加载交变高压油液,测试各类液压元件的耐高压程度和疲劳破坏的加载应力。据此可进一步分析元件失效的因素与机理,并为元件的可靠性改进提供依据。测试技术与液压元件可靠性密切相关。液压阀疲劳及耐高压测试的难点是压力高、要提供高频液压脉冲,对节能与可靠性也有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阀疲劳及耐高压试验台。为了实现高频液压脉冲、节能与高可靠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阀疲劳及耐高压试验台,该试验台包括液压泵1、电机2、单向阀a3、溢流阀组4、压力表a5、比例溢流阀6、高压过滤器7、蓄能器8、伺服阀9、增压缸10、单向阀b11、压力表b12、压力传感器a13、安全阀14、压力传感器b15、液位计16、吸油过滤器17、空气过滤器18和温度传感器19。
液压泵1通过吸油过滤器17与油箱连接,油箱中设置有液位计16、空气过滤器18和温度传感器19;
液压泵1由电机2驱动,液压管路经油箱及单向阀a3进入并联阀组中,并联阀组包括溢流阀组4和比例溢流阀6,溢流阀组4和比例溢流阀6并联布设在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之间;并联阀组的进油管路上设有压力表a5和压力传感器15。
经由并联阀组的进油管路经过高压过滤器7和伺服阀9后与增压缸10连接;伺服阀9与蓄能器8连接,增压缸10的活塞回油口通过单向阀b11与伺服阀9连接,形成液压回路;增压缸10与被试阀连接;增压缸10与被试阀之间设有压力表b12和压力传感器a13,压力传感器a13与安全阀1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多路阀腔体疲劳及耐高压试验,具有稳定可靠、节能、操作简捷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结构图。
图中:1-液压泵,2-电机,3-单向阀a,4-溢流阀组,5-压力表a,6-比例溢流阀,7-高压过滤器,8-蓄能器,9-伺服阀,10-增压缸,11-单向阀b,12-压力表b,13-压力传感器,14-安全阀,15-压力传感器,16-液位计,17-吸油过滤器,18-空气过滤器,19-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具体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1、各主要元件的作用
电机(2)驱动液压泵(1),为测试系统提供动力源。溢流阀组(4)用于调定系统最高压力与卸荷。比例溢流阀(6)用于调定实际需要的试验压力。伺服阀(9)可实现高速油路切换,用于控制增压缸运动方向与速度,对增压缸提供脉冲压力信号及加压信号。增压缸(10)具有压力放大作用,在伺服阀脉冲压力信号作用下产生高压试验压力脉冲。压力传感器b(13)用于采集压力脉冲信号并传递至工控机。
2、测试方法
1)脉冲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7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